团队的形态

乡土中国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不是社会的实体,人是社会的载体,如果没有了人社会也就不存在了。
放到我们身处的企业中,我们可以说人是企业的载体。那么我们怎么样看待企业这样的组织形态呢?
想起《银河帝国》里谢顿研究的心理学史,谢顿认为只要能准确的预测每个人的心理变化就能预测整个银河帝国的历史走势,因为历史是由人推动的。我相信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但即使理论正确要预测未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太多了,每个人在每一时刻的想法也太多,这就是一个混沌的系统,也许能看到某些趋势但绝对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就和人一样,他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无非人是由脑子里的化学物质决定,而社会是由由化学反应决定的人决定的。

如果用生命体的观点来看到团队,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生命体独有的自愈能力。也就是只要伤不至死,他总能从伤痛中愈合继续生活,但是生活方式可能会改变。
从团队的行为也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对一个团队不施加任何管理(或者管理者不作为)。只要一段时间,这个团队业一定会形成一个个工作界面,而且一定会在相互磨合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并且这套业务流程还能完成业务(先不谈论效率)。如果给很长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不断给予这个组织刺激(给予犯错的机会组织一定能改正),慢慢会在组织形成工作的传统,时间足够长有很大概率形成还不错的传统。
当然如果是一个温和的管理者,他基本上不对这个团队做出约束,他的团队也一定会根据成员结果组织成一个有机体,效率高还是低,取决于团队构成。
但是如果一个强硬的管理者管理团队,他是不会允许自组织的情况出现的,这时候他需要制定非常明确的行为规范,并且要求所有人按照他的规则去办,这时候一个团队的效率取决于规则的好坏(管理者能力)还有执行力。

解释一下强硬,所谓强硬不是指态度强硬而是严格可执行的规则制度和超强执行力,在社会中相对应的就是法律和执法机关。
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情况是,管理者因为没有制定(能力问题或者是动机问题)严格可执行的规则制度,而寄希望于团队通过自组织形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团队,而管理者只需要再精神层面对该团队形成领导力,这个团队就可以战无不胜了。如果抱有这样的希望,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在思想层面对团队成员进行洗脑,也就是文化的塑造。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办法进行文化的塑造,要么是领导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么领导没有这方面能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大财务比率导图 一、概念 一家公司的偿债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各占50%。 一般来说,企业...
    woody666阅读 1,404评论 0 0
  • 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放平心态,不急不躁,自信自立自强!觉得笨没关系,自己一定要努力!作为男人,怎么能有所畏惧,勇往...
    爱妞的大爷阅读 1,592评论 0 1
  • 一、半夏 “啪!”教鞭狠狠的打在讲台上,空气中的粉笔灰骤然增多。那时候多媒体教室还没有那么普遍,讲台依旧是木质的,...
    生生夏秋阅读 1,644评论 0 0
  • 那年她嫁给了 开的士的他 他除了嗜烟 没有其他不良爱好 有时候她心疼他 劝他戒了 他打趣道 你要我戒烟 好啊 那你...
    兴趣使然不优秀阅读 1,651评论 0 1
  • 我在2018年的新年目标就是完成2017年那些本该在2016年完成的我在2015年就信誓旦旦要完成的2014年...
    The_trouth阅读 2,498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