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4年的时候,我在上海读大学期间看到的一个艺术展览。昨天翻相册看到,想起展览的理念,联想到最近的一些经历和思考,想说点什么与大家分享。
这几年看过的展中,这是印象最深刻的那个。
“呼吸行走死亡”是展览的标题,艺术家的名字叫做乌戈·罗迪纳,生于瑞士,居住在纽约。
展览在上海外滩美术馆,那是一个初秋的周末。一如外滩万国建筑群中有着年代感墙砖的欧式建筑,午后阳光泻入美术馆楼梯的彩色过滤窗玻璃,脚步走进霓虹式的浪漫迷醉。
因为没有提前了解,只是路过时偶然发现,被海报上的小丑吸引,并且免费,于是进去一探究竟,所以并没有看过展览的介绍。
场馆里四处“散落”着穿着五颜六色演出服的小丑,靠着、倚着、坐着、趴着、躺着、翘着腿、抱着手、伸展着。在展厅里、在展厅外、在楼道里、在休息间,在这栋美术馆任何可能的地方都会意外发现他们。
有一动不动的,有随意变换动作的。他们面无表情,闭着眼睛,像是在睡觉,像是在冥想,像是在放空。
他们一反小丑的常态,不取悦任何人,不理会任何人。
边缘弱化的彩色同心圆壁画,渐变色的墙体,粉红、淡蓝、浅紫,边界不清混为一体,笼罩在这一派迷幻之中,安安静静。
给人一种柔软又抗拒的感觉。他们太随意,让人看不懂。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像是傲慢地告诉到来者:这是属于我们的世界。
我被惊住了,像是有一种能量把我隔离在另一个空间来审视眼前所见。我像是一个局外人置身其中,像是一个不知情的闯入者。
走马观花一圈之后,我还是不明觉厉,询问了现场工作人员才得知这场展览的意义。
这场展览中的小丑,他们不用做本职工作,不必以一个演员的身份取悦观众,全然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
不用逗乐卖笑,他们做回自己,以最舒服、惬意、随性的姿态。艺术家和策展人没有给这40个表演者设定任何动作,全由着他们自由发挥。
这是一种解放,这是一种怜惜,
这是一种释放,这是一种反抗。
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准确表述他们脸上和肢体语言透露出的情绪。轻松、休闲、舒服、自在,还是无奈、低落、躲藏、无助,又好像没有任何情绪。
行为艺术是一场没有力量的摇旗呐喊,无奈对抗。我们用人道主义来善意理解。“对于艺术表达的这些确认和指涉可以是如此简单而又复杂,如此强大而又充满诗意;它们将时间和生命的闭环打开,迎接无法预期的创造。”
其实四年前的我,当时还不能感受出太多的意味,只觉得有一种不是太好的滋味从心里生出。
你不会看出舞台上的喜剧演员,其实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你不会看出一个文艺脱俗温柔恬静的女孩,会在夜晚化身舞池妖精,在男人堆里乐此不疲。
其实这些并不矛盾,只是这个社会不太宽容。
一个披荆斩棘、摸爬滚打练就了一副铠甲的勇士,也会有需要温情守护的脆弱时刻。
这不是假装,不是扮演,不是崩塌。一个人,一个鲜活的人,有血有肉,活在这大千世界中与其周旋,他有思想观念,也必定是立体多面的,他不是剧本里的完美人设。你不能在对自己性格、处事的多面性宽容理解的同时,却对别人的不同面横加指责:他不该这样。
咧嘴大笑扮丑创造欢声笑语的小丑,就不被允许有着安静沉默的时候吗?我们有着不同身份的责任,也有自己平静柔软的内心。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英雄,也都不是绝对的弱者。再理智的人,也会有情绪崩溃、歇斯底里的时候。
我们要学会表达内心的自我,将我们的另一面示人,这不丢人,这不软弱;我们也要学会接受别人不可思议的另一些面。
曾不久我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阴暗面。你不能只接受他的好,而远离他的不够好。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不能掌控局面的时候。
愿你能够温柔待人,也会被温柔以待。
宽容一点吧,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
当我不再只以你当初认识我时的美好面目出现,当我暴露了我的缺陷,你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对我好,你是否还会继续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