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把哲学带到雅典?
638-559B.C. 立法者梭伦,495-429B.C.执政官伯利克里,共创雅典的辉煌。
500-428B.C.阿纳克萨格拉斯,将哲学从爱奥尼亚——南意大利——雅典,他强调一个同质体的存在,作为万物的根源;同时强调有一个宇宙性的“知性”可以安排一切使它有秩序。
哲学家探讨万物的性质的时候,已经有来源转向动力,再转向目的。
宇宙 cosmos,意思为order,秩序!
二、万物由原子与虚空组成
460-371B.C.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建构了西方第一个唯物论系统,启迪了西方近代科学革命。他与赫拉克利特,一个笑脸一个哭脸。342-270B.C.伊壁鸠鲁的思想远承于他。
原子论重要的是保持了一致性,认为存在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原子,一个是虚空。人的身体和心智、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不可再分。
三平:平安、平静、平衡
幸福:eudaimonia(希腊文)eu:优质的、好的东西,daimon:精灵。幸福人生就是一出生就有一个好的精灵陪伴着。精灵就逐渐发展为命运。
三、人是万物的尺度吗?
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分两大系统,1.自然学派,代表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2.辨士学派,代表为普罗塔哥拉,482-411B.C.
人是万物的尺度,价值走向相对,但不必然倒向怀疑论,反而启发了苏格拉底去思考价值的绝对基础。
其千古名言:神明问题太过于晦涩,而人生太过于短暂。
四、什么都不存在吗?
483-375B.C.,辨士学派 高尔吉亚,提出“没有东西存在”,将辨士学派的相对主义推到了怀疑主义的极致。要思考多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