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特的一生》上

      为啥只记录“读《奇特的一生》上”,因为前段时间忙碌导致我开始质疑自己的时间安排,也或许是因为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的缘故,开始阅读此书,虽然只读了一半,记录下数点心得,持续更新,好书值得反复读,而且应该从各种角度去读,本次以仅有的观点来记录。

年底了,忙碌的我开始感到焦虑?

      当我和小伙伴聊天时候,她说年底了,我们今年收获了什么,我一回想,是挺忙碌,但是收获了什么我并不清楚,然后又开始焦虑,明年我要改变自己的计划,但是要怎么更好的执行计划,我却又无从知道。我总是反反复复说,其实我想要干成这个,又想干成那个,但是我却一直做个半途而废的工作,到底我错在哪里。

本书讲了啥,为什么值得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书在回顾一位前苏联的科学家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也在描述这个科学家的一生。当然这也一本帮你学会、用好“时间统计法”,找出时间黑洞,过上很好的一生。

        那么,柳比歇夫是哪位大神?

        柳比歇夫全名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一生中发表了70多篇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

本书领悟有三

领悟一:你并没有你所感知到的那么努力

      工作一天下来,我们觉得自己好累,除了上班正常八小时外,还常常加班,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回家,回家路上雾霾天气雾蒙蒙的天空,陪伴你是刺眼的路灯,把回程拉得很长,终于到家还得轻手轻脚避免吵到家人睡觉。

      这时候你感觉自己为工作付出了所有的努力,陪不了家人吃饭,聊天,但是你想过你中间无效时间么,喝水方便总要吧,碰到隔壁部门熟人打个招呼,微信上得告诉妈妈我过得挺好,淘宝上得把宝贝的奶粉预购了,下午有个两小时的会,....这时候你说这都是你不仅仅是工作机器,你还是个人,对!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很多无价值的付出,并不是每一分钟都在有效付出,还有很多你计算不到,比如又花半小时焦虑,你以为这是为考虑问题所导致。

      所以,你有认真回顾自己有效的产出每件事的时间么,你有为你忙碌而没有产出的结果从而调整你的计划么。


领悟二:本书可以让自己更幸福

      当一个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话,那么一生都享受其中,此生觉得并没有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每一分钟我都合理利用。

      柳比歇夫一生中花了56年的时间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方法。他一直用时间日志在描述自己的一生。他留给我们的最大秘密就是——如何生活得更好。


领悟三:如何更好的自律成长

          1. 如果你没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没有动力,很难做到自律。

          2.学会充分休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可以让自己的自律性得到完美的延伸。

        因为伟大的目标往往是耗尽一生精力也无法完成,所以你不得不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你征服伟大的目标,或者尽量靠近你的目标。

    附:柳比歇夫的一些个人原则

      1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

      2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

      3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

      4 .睡得很多, 1 0小时左右 ;

      5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

  也许我们永远也成不了牛人,但我们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幸福,不至于老了时候才后悔时间太快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