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本篇课文是有关农村生活风光的第四篇课文三月桃花水,为什么叫三月桃花水呢?因为农历三月份正是春暖花开,温度上升,河水上涨的时候,此时也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所以被称为桃花水。
本篇课文的生字和生词有绮丽,应和,谈心。
绮丽,指鲜艳美丽,在本文当中指的是桃花水中倒影着鲜艳美丽的朝霞。
纤细,指细微细小,在本文当中指桃花水流动时发出的声音十分的细小动听。
第二部分就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
1.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一个问题:三月的桃花水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课文原文回答。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2.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分析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这段特色就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可以请同学自己找出来把什么比作成什么,也就是本体和喻体,复习我们前两节课学过比喻的特点以及比喻什么样的好处?
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背诵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比如,啊! 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这一段同样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同学自己找出把什么比作成什么,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之情。
4.继续分析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一句话,忽大忽小的水生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三月的桃花水的声音非常的轻柔,非常的好听,从侧面也表现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读这段的时候,一定要带着非常喜爱的语气,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
再来总结一下修辞的使用比喻,排比,拟人,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接触比较多的几种修辞手法,排比,它的好处,就是使内容条理更加的清晰分明层次清楚,节奏感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一般考试里面阅读题给你一个比喻句,让你说出他的有什么样的好处。
5.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当然作者深陷其中深深的迷恋,更能够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是本篇课文的中心句。
第三就是本课的板书。
第四就是课文的主旨。
本文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三月桃花水生如音乐,清如明镜的特点,表达了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五,就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总结。
最主要的就是修辞手法的使用,特别是比喻修辞的反复使用,还有就是拟人,最后就是排比。熟练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