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香港的四大抢人才计划(优才、高才通、专才、留学)推出之后,不少内地人才纷纷涌入,只为了那一张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香港身份证。而这些如过江之鲫的人才们,又有几多是真心想来到香港生活,想要彻底融入香港的呢?
可能由于政策的不同,很多的人申请香港身份,其实仅仅只是为了那一张身份证能带给他们的那些好处。
一位经常给人分享香港入境优势的小红书博主发文道:后悔拿香港身份了,感觉哪哪都是坑。
随后列举了获批香港身份之后几个“大坑”:
通过香港人才计划拿到的香港身份证只是临时身份证,很多福利不能实时享受需要转永居后拿香港护照才能免签;回内地要拿回乡证,没有回乡证孩子无法参加华侨生联考,DSE考试无法报考内地高校;在港享受不了置业、公租房等福利优惠……
永居和非永居,有香港护照和没香港护照,拿回乡证和不拿回乡证,这些问题其实一直都在困扰着很多人。很多人就是没有事先了解清楚再去申请,结果获批后去了香港就会觉得怎么跟自己想象中不太一样。对于拿到香港身份之后,所谓的“踩坑”,这完全是因为自己在申请香港身份之前没有做足功课,是自己在给自己挖好了坑,还一脚踩了下去。
下面详细说说永居和非永居的区别:
首先香港的身份只有两种,证件也只有两种,即香港居民身份证和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不管是通过什么人才计划还是投资移民,一开始拿的都是香港居民身份证。而要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都需要经过7年的时间,在这7年之中,申请人都需要通过持续的在香港工作、学习或者投资的方式来续签。
从宏观的政治层面来说:
永久居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登记选民证之后,便可享有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权,能在议员选举中投票。而香港居民则不享有。
与此相对应的公务员资格,只有香港永久居民才拥有报考香港公务员的资格,而香港居民则不能。
从房屋权益的角度来说:
符合条件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租住香港的政府公屋,平均租金1600元左右。
除了公屋,永久居民也有资格购买政府的资助性房屋,包括居屋(“居者有其屋”计划,类似“经济适用房”)、焕然一居等,以市价的70%-80%购买房屋。
而香港居民身份,则不能租住香港的政府公屋。而在购买香港住宅时,原先是需要缴纳30%的买家印花税的。新政策实施后,则采用“先免后征”的方案,即:已获得香港身份的非永久居民在港买房可以先不收税,如果买房者在港9年内(即7年居港年期+2年缓冲期),没有成为香港永久居民,这份税额要重新征收,而征收的税额也不是30%,而是15%。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说:
无论是香港永久居民还是香港居民,都同等的享有社会福利,如:养老保障、失业保障、雇员工伤赔偿、生育保险、家庭服务等等。
从医疗角度来说:
香港政府一向政策是为香港居民提供获大幅资助的公营医疗服务,而有关服务则由医管局及卫生署提供。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均为符合资格使用获大幅资助的公营医疗服务的人士,均享有同等的医疗服务。
从教育角度来说:
与医疗相同的是,在入学方面,永久居民与非永久居民均可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因此,无论在申请幼儿园入学、小一及中一派位、以至申请入读大学,两者的入读机会均属平等,学费亦相同。
非永久性居民如有经济需要,想申领车船津贴、书簿津贴或学费减免等,只要符合学生资助办事处的入息及资产限额的资格,亦可申请。
前文中所讲的没有回乡证不能参加华侨生联考,DSE考试不能报考内地高校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并非只针对香港,而是针对所有的华侨生,因此顾名思义,所谓华侨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地)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所以,要参加华侨生联考,当然需要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才符合报考资格。
因此,对于香港的华侨生,在报考时就必须提供《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即俗称的“回乡证”以及香港居民身份证作为身份的佐证。
关于DSE考试
无论是香港永久居民还是香港居民(非永久)都可以参加DSE考试。所不同的是,香港永久居民通过DSE考试可以报考香港本地、海外以及内地的约130所高校,而香港居民(非永久)则不可以报考内地的那约130所高校。这个底层逻辑实际上与华侨生联考是一脉相承的,从政策上来说,那约130所内地高校是在对香港生源招生。
最后,就是有关香港特区护照。
香港特区护照是必须在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之后才可以拥有的。只有中国国籍且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的人,才能够享有特区护照。从而享有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免签或落地签的安排。
补充一点,无论是通过哪种人才入境计划,抑或是来港就读人士,其配偶及子女,都是可以同步通过受养人签证获得香港居民身份来港的。
而根据香港入境处的规定,下列人士的受养人,可以在港就业而不会受到限制:
(1)香港永久性居民;
(2)不受逗留期限约束的香港居民(即享有入境权或可无条件逗留的人士);
(3)获准来港就业(以专业人士、来港投资的企业家或受训人士身份)人士;以及根据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输入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计划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来港的人士。
但以就读身份来港的人士,其受养人在未事先取得入境事务处处长的许可下,不得在本港从事雇佣工作。所以同样是受养人,其所附属的主申请人,以不同方式来港,受养人的权益也是有细微差别的,这也是很容易“踩坑”的地方。
令人意外的是,前文中小红书上的这篇帖文,甚至引起了香港劳福局局长孙玉菡的留意。他对此说到:相信到港人才不会考虑能否享有香港的福利,而是会着眼于尽快创业或寻找工作,以符合续签的要求。若有人以享有福利为来港目的,并非正确的心态,亦有违优才计划的原意,最终不会成功融入香港这个大家庭。”
而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1月至今年5月底,已接获接近10万宗申请,同期有约1.8万人获批来港。
从香港持续多年来的优才、专才计划,到最近新实施的高才通计划、再到重新开放的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相关的人才引进计划越来越多,政策也越来越宽松,由此可见,香港吸引各方面人才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为很多人提供了新的机会,与投资主义者不一样的是,如果真的将自我或者家庭的发展与香港放在一起考虑,或许能够得出一个新的答案。
如果你有意向申请香港身份,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行资格测试,只需30秒就知道你是否符合申请要求,香港身份办理条件评估↓↓↓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grade/1?pla=e-js-evan&spreadword=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