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19年4月5日01时28分。
在这个点敲字,对我而言不是很稀奇。今天稀奇的是,我在自己家里车上、堵到自闭的高速公路上码字——最绝望不过还没有上苏通大桥,此时此刻。
从上一篇流水账写完到再次打开我的文档,我做了这些事:看了一部电影但是头疼就烂尾了(最近看的电影都很致郁)、听了很久歌、想睡觉但是失败了。
相信我在摇摇晃晃的车上而且导航通知拥堵情况的声音没有任何消停意思的前提下,一个日常作息不稳定的人是绝对不会睡好的。
随便刷一下手机就是很多坐高铁回家的伙计们早就回家吃了夜宵呼噜去了。
我真的想下车跑到旁边的绿化带里想象自己在漫无边际的荒野里,然后问天问大地:苏州到南通为什么没有直达高铁呢我的天老爷?
当然我没有下车。
我家车里的格局一般是这样的,我家我妈开车,我爸副驾,横在后座的是我。
两个老人家发现我又在后面啪嗒啪嗒敲键盘的时候,一唱一和:
“呀!你不要开电脑啦,光线不好要瞎的啦!”
“你又在写啥啦!在车上都不安分呐!”
但是,我知道他们的话听上去再嗔怪,都是希望我不要伤害自己。
也是刚刚才发现,开了账号之后,我还没有逼逼叨过我的老头子老太太。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们更应该在我的流水账下拥有姓名的了!
现在,抱怨路况不是我再次打开电脑的原因。
我的动力来自这种坐在自己家车上盘腿抱着电脑爱干嘛干嘛的舒服感觉。
一家三口开车的场景对很多家庭而言并不少见。但是,我相信对大多数家庭而言,一般发生在像今天这样的节假日。
我能这么讲,说明我一定有一些不同的经历。
这是让我至今都引以为豪的经历——工作日出游。潜台词就是一家三口请假出去玩,而且是在江苏省重点高中的高三。
我真心很想回忆一下那个时候放过的肆的,但是毕竟过了快三年了多多少少有细节和感受都不如当时来得真切。所以,天知道我在我的小破电脑里扒拉出当时的流水账的时候有多开心!
流水账见下方。
七日之后
在时隔一周后回想所见所闻,当时的所感已经在潜意识中慢慢消退。就像才看的作文题一样,每天都在知道着更繁多的事,吸收着更庞杂的信息。木心先生曾说“人就像导管,快乐悲伤流过”,其实不只是悲欢,信息也是同样。换言之,有入必有出,明明历历在目的东西也会变模糊。慢慢敲下这些字,也只是为了不让所感离开得太快。
* 关于离开
多少人都在羡慕与期盼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又在自已狭小的格子间徘徊不定。谢谢上天给了我深明大义的父母,毕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在已经高三的孩子提出出游的计划时,一边咬着苹果,一边点头欣然同意。
从月中等到月末,再到下一个月初,等待的过程就像是在吃山楂。
运动会800米结束后就起程出发,坐在后座看书,耳边是父亲捣鼓百度地图的声音与母亲的再三询问与确定——简直妙不可言。
傍晚的阳光、秋天的阳光,浑厚的橙红色正一点点加深,而我在路上。
* 地皮与巷子
上海,上海,上海——这座城市与它名字中蕴含的自然气息渐行渐远着。
高架边的写字楼华灯初上,每一栋高度不一的楼宇加上它们身上打开的位置不规则的灯火,远近与俯仰间的确是现代文明才有的庞大震撼,只是震撼。这座城市的寸土寸金逼得楼房一个劲儿向上生长,来自地皮的压力让楼里的人们距离大地越来越远。假如没有电梯,有几个愿意如古人入深林般拾级而上呢?在密闭大楼里没有山间清风的前提下。
从宾馆出发,在周边的几个街区缓慢行走。周围不乏住宅区,靠近街面处是一排排商品房,海参、美容、中介,被那些天文数字吓开。巷子并不是真正的巷子,在新上海,王安忆笔下的弄堂早已不多,我降低标准就把那狭小些的、有小吃店、杂货店的路面算作巷子了。
不是经济最繁华的地方,上海也有瓜皮果壳随意散落之处,也有亲民实惠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也有穿行自由的自行车和电瓶车。这才是市井的样子,不美却自然又真实,有那么一点杂乱,但又不会到讨厌的程度。居民区内种着竹子,不知道它的年龄,但高得越出了小区围栏,旁逸斜出到街道上空。细心的是那些在高处围起的粗厚布带,温柔地矫正着竹子的身段,防止枝叶挡住照亮归路的灯。
* 蘑菇包、山楂、栗子
晚饭吃的煲仔饭,口味并不值得圈点,倒是店里的一种点心别出心裁。它叫“蘑菇包”。我这个望文生义的人满以为将品尝到人生中第一个蘑菇馅儿的包子,端上桌的看着是三个饱满的蘑菇,有伞盖伞柄,连蘑菇的棕色纹路也出奇相似,圆润的样子煞是可爱。至少有3分钟我才鉴定完它不是真的蘑菇,伞盖下不是蘑菇的纵向纹理,而是蒸笼里才有的细小网格;通身光滑无褶皱,挺括不蔫——真蘑菇不是这个样子。夹着伞柄,咬一口,纹路是巧克力压的,里子是普通豆沙馅儿。
论价格,15元是有些离谱,但其中的创意与智慧才是价值之处。
另一家店里的美味到今天还省着一点点吃着。“粒上皇”店里的各式炒货都是店里的锅炉当天炒制的,操作间就在店铺隔壁,真正的全透明过程。喜欢是因为它瓜子不加调料的本味;各种果干的天然营养;还有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栗子。它的甜是被少量的糖激发出的自身的甜,没有被糖喧宾夺主;它香糯又干净纯粹,与德芙相比毫不逊色;它剥起来不粘皮,“啪”被捏开的声音愉悦身心。食材的精髓保留下来,唇齿留香,感谢自然的馈赠与师傅的本心。
晚上买栗子时,店里的伙计请我吃店里做的糖裹山楂球。甜与酸中和又互补,激发了长久麻木的味蕾,伙计见我喜欢,临走又拿牙签戳上两个送到我手里。本来卖的很贵的东西白吃了好几个,伙计和老板说“高兴就多送几个”,中国人的随性、善良、质朴在这里闪闪发光。
后来路过卖山楂的水果店满载而归。
* 那幅长卷
此行的最重要目的是去中华艺术宫瞻仰复制版与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
暑假里去艺术宫,一是人多,二是对门票不屑,没有去看。直到看了一篇写《清明上河图》的文章,又被其中引用的《东京梦华录》文字深深折服,后悔之意汹涌如巨浪。经过近一个月断断续续的资料阅读,了解不断加深的同时,想更近感受的愿望也不断滋长。
画作本身的内容是写不完的,不写了。
+ 关于张择端
至今人们对这位画家的了解都没有超出画卷背后金人张著的第一段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那本图画记早没有流传,其中情况难以查明。这样简单的语言就将一位伟大画师的生平高度概括却又不够详尽。另一个事实是,尽管这幅画一直被世人称道,但张择端在北宋的官方美术史里没有明确记载。没有扎实的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充沛的精力与情感,这样的画作不可能完成。张择端不可否认是一位大师,既然他是翰林,为何不被记载?
是北宋推崇神仙志怪类画作而压制市井风俗画?但明明又被宋徽宗大加赞赏。
是张择端生逢世代交替,没来得及被史官载入史册?但画作完成与徽钦被俘又有间隔。
我更倾向于一种浪漫的说法,在北宋一个一切都恰好的日子里,和乐富足的市井万象、风调雨顺的自然周期激发了默默无闻的翰林张择端心中对这个时代的由衷赞美,于是他提起笔,开始了充满深情的表达。
探寻张择端是出于对真相事实的渴望,也是对本源的思考,其中包括了官方与民间的关系,潮流与逆流,假设与矛盾等诸多问题。这个过程可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却是一种思维的深度发展。重要的有时就不是那个结果,而是一次次的猜想分析,它本来就是一条神秘的大河。
+ 看画的人
周末的展馆里人来人往,很多人举着手机匆匆拍下所有图文信息,想着以后翻出来再仔细看却不愿意当场细细读完。有的东西过了就过了,永远都补不上。现场的才是最好的。
有些年轻父母带着小朋友看画,家长对画作不了解,不能自身作引导;小朋友又不一定能对黄色画卷产生浓厚兴趣,在展馆内跑动喧哗,影响环境;公共场所的公共意味着这种无意的破坏被允许,不能有效加以管理。
展馆内的中老年人居多,青少年的身影寥寥无几。青少年与年轻人们去哪里了呢?疲于工作日的操劳,周末补觉放松;对艺术珍品不感兴趣;现代教育缺少对欣赏美的倡导、心灵的感化,过于注重能看见教学成果的教育。
展馆内有带着工作牌,穿着红背心的年轻人和一个大年纪的爷爷,他们是不收取报酬的志愿者。主动到参观者旁边进行画作的讲解。用言传这种最易实用有效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这是真正的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着参观者的欣赏力。他们不是单纯讲,还有提问,了解更深入,参观者也可以提出疑惑寻求解答。
+ 看画
看《清明上河图》,看到的不仅是画面的表面内容,还有它反映出的社会风貌、风俗人情。这次看画和以往看其他画作时的不同,就是有了一种相识感。眼前的一处与脑海里的相对应:原来你就在这里啊。每一处的相认都使文字更深刻,画面更清晰。这样的看画才是有内容的,它具有真实空间感。
同样,做好事情前就是要有足够充分的准备,准备能让过程顺利,结果满意。
将自已想象是漫步在宋朝的街市上的本土宋朝人,走过十字路口与彩楼欢门,耳边眼前的景象就梦回宋朝了。有的时候,做一个快乐的梦想家,能让自已短暂离开现实,到一个只有你自已能到的地方去,过一会儿理想生活,对事物的理解在想象与现实的转换中暗暗加深。
隔着一点距离看画,不盯着一件物,一个人,看一小撮的集体关系,一个画面的布局。站上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注意整体的感知把握。
+ 传统与创新
现代技术与传统绘画的关系在简介里写得足够了,不赘述。
+ 画作的意义
我站在画外凝视那北宋繁华风物,仅仅也就看到人物活动,街坊布置而已。但是,这幅长卷拥有的争议不计其数,人们在不断地观察探索中提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问题。这就是个人思维的局限与大众智慧的无限,人类与群体的意义就在集体的思索结果。
这幅画画的是春天还是秋天?“清明”“上河”究竟是何意?它的完成对后世绘画有什么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论证——这又是思维思想的多样性。有篇文章说画作本身就像是那条贯穿始终、充满隐喻的汴河一样,是人们不可能两次踏进的相同河流。人的认识、心境在发展,观点就跟着发展,全体现于研究过程了。
“清明上河”暂且不论其含义,原始的音韵朗读就美得醉人,宋徽宗果真是行家。
就现实意义来说,北宋的开放包容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教育意义。赵冬梅教授所青睐的“大宋盛世”,盛的不在军事政治的国家性元素,而在于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济文化繁荣。主要原因当然在于皇帝的志趣。
* 便利店
上海到处都有的全家family便利店真是大赞,不过和人家写的台北便利店仍有很大差距。
* 八音盒珍品陈列馆
啊呀来不及写了。那些都是不用电的音乐声,来自于手工匠们的智慧。
* 旅行
这是不长的人生里第二次放纵的出行。在外一天的所见所闻远超过课堂里一周的思维冲击,谢谢这些东西给我的独特体会。
旅行的欢愉直击心扉,但就像阅读里的句子“不落到现实是很痛的,落到现实更痛”。放纵后终究要回归平凡的生活,生活是逃避不了的,该来的总会来,这样的现实很痛。但又不可能永远活在路上,那样的劳顿与思维冲击更痛。
旅行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性对日常出行尤其重要。生活一定是会被打乱的,如果出行漫无目的必将一无所获、代价深重。另一方面,旅行的目的有真假之分。真正的旅行是发自内心的向往与希望,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不是每段时间都必须进行的活动。
由此,在旅行与生活间求得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平衡是人生的必修课,做得好的人并不多。回家对着漫漫试卷欲哭无泪,奋笔疾书也未能完成,游记更别提了。一天之内完成所有身心调整难度真是太大,平衡的能力真是需要一生的修行。
七日之后再写这些算是迟到的自我整理吧,但是晚了总比没有好。
复制黏贴过来之后又扫了两眼,高三那个时候大家都在写议论文,所以我这个旁逸斜出的游记既没有细致的记叙描写,也没有正儿八经的道理论证——整一篇超长流水账。
不过其实现在的我更加没有资格去嘲笑当时能在每天超高强度下苟活还挤出时间写流水账的自己。何况,都三年过去了,现在的流水账和当时的流水账相比,本质上不仅没有长进似乎还退步了许多。
把高三这篇流水账贴过来的目的是彰显我的老头子老太太支持我的时候心有多大——和班主任请假的借口都是老太太帮我想的。
不论老师或者其他家长、整个教育环境怎样,他们重视的从来不是成绩单上的分数,而是支持我去寻找自己热爱的东西。他们认为我应该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奉献我的时间,做热爱的事情是一种享受。
虽然这也直接影响了我时至今日的日常自闭主题:我的热爱到底是什么?以后我要从事什么职业?但是这是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必须面壁深思的问题。而我从很久之前就开始想了,就算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自豪地认为比没有想过的人成熟许多,有更多掌握人生的能力。
老头子老太太本是父母的身份,但是相处之中更多的是朋友的理解和陪伴。
高三的时候,这样请假出游在我们家发生了不止一次两次。把去上海的经历贴上来,因为这是我唯一一篇用老头子电脑打出来的流水账,那天做卷子做到实在不想拿笔了但是有很想写下来。其他的流水账都留在了我的摘抄本上。
因为那几次出游其实不是漫无目的出去闲逛和放松,而是为了我的作文素材——我的固执让我一定要去自己看一眼才能把握描述时的分寸和细节。高三的压力和节奏不用我多说,请假的风险是错过课堂复习时间、补做很多试卷、牺牲更多的睡眠。
我仍然记得当初我说要去看一看的时候,老头子问我:“请假的结果你想清楚了吗?”
我点头。然后他们选择全力支持,让我拟好计划再和他们商榷。
可能也就是借助高三时候几个重要的时刻,他们告诉我人生要自己做决定、自己面临选择和取舍。
也是那几个时候,我想明白了有得有失就不能患得患失,做好任何决定之后就不再多想不再后悔。
时至今日,无论我何时回过头,他们总是坚定地站在我的身后,随时出手相迎。而我,能够给他们的回报实在太少。现在每一次遇到困难或者不如意,他们还是会和我说,你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一辈子能做自己热爱的事固然幸运,但是能把应该做的事做好同样很棒。“比起事业有成,我们希望你做一个幸福快乐的普通人。”所以,我也常常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总是在夜深人静、舍友睡熟后因为自己的不够好而偷偷抹眼泪。
好像,有点越扯越远了呢。
高中写作文五篇中偏题一篇的老毛病还是没改掉。
如果是其他人,忽然在大二的时候说我这些天忽然很想码字了,我想记下一些东西每天可能会占用一些本可以用在专业课上的时间。父母可能都会说你不好好学习你搞什么。但是,老头子知道我最近码字热情高涨的时候,和我开玩笑说:“你真的是很久没有写作文了呢!你记不记得高中记叙文天天说没有经历值得写,议论文说没时间看书没有论据的时候了?现在能写出这么多流水账,至少证明你的阅历有在变丰富哦!”
写到这里,倒是有些困意了。
已经02时46分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家呢?
(由于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反感拍照所以对于这段经历我没有任何历史图片可以找出来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