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鸡棚
文/中国梦
养鸡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几乎家家喂养,而且成活率很高。然而,我养鸡搭个鸡棚却一波又一波,折腾得疲惫不堪。
五月的一天,镇扶贫办的人上我家,说给我扶贫,要我养一千只鸡,政府有补贴。这突如其来的好事,我竟慒了,不由的使我想起以前我走致富路所受的挫折,我挠了挠头犹豫不定。
第二天,他们又上门,还是提养鸡的事,我心想,全村二千多人何不要他们养去?我一个人在家养什么鸡?随后,我跟他们把我以前养鸡的事描述了一遍:一千只鸡,如此大的数目,近打个棚子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一千只鸡天天要喂养,要粮食进肚,要喝水,要饲料催长。如今饲料,粮食都很贵,一千只鸡吃的食物要胜过百条猪。我养过鸡,养过鸭,还养过猪,没挣钱却还倒亏。曾为这事跟家里闹翻,妻子恨我,骂我还不止,却把整个家折腾空了,惹得别人看笑话。那些难听的、讽刺的闲言碎语把我打击得拉不开家门,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周边几十里还为我编织了发财梦的故事,事到如今脑子里还留下那一幕幕曾经别人嘲笑的印象。当然,是我的技朮不‘过关。
"无事不进三宝殿。" 一个星期后,扶贫组的又一次劝我说:"焦书记,你老干部了,带领群众致富应该多担当点,何况你有基础,有经验。一个党员应该服从党的使命。"在他们的支持和解劝下我义不容辞,决定养鸡。
烈日当空,阳光高照。火辣的天气如蒸笼。我开始搭鸡棚。身上烧痛,脸面晒得通红,汗流浃背。三天折腾得我腰酸背痛,精疲力尽,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把鸡崽关进了棚里。第二天天刚亮,一股强风大雨把鸡棚吹过底朝天,鸡崽被大风刮得惊慌失措,满山遍野。这一吹鸡崽死了二百只,幸运的躲藏在茅草堆里。我跑遍了村子去寻找,找到了八百余只。将每只鸡崽用毛巾擦干羽毛,喂开水,喂药,烧电炉子取暖,忙得焦头烂额,弄得自己也感冒了,全身如棒打,疼痛难耐,不由难过起来,"养什么鸡呀!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吃 !”
抱怨归抱怨,事已如此,不得不带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再次重搭鸡棚。
这次鸡崽棚放在屋侧的一个坡地,天又下起大雨,我穿上雨衣忙着塔棚。五月的天,虽已夏至,但雨下来渗透的衣服冰凉,寒冷笼罩了我。一手弯腰搬竹子,一手伸去拿绳子,绑在架上,麻木的双手与风雨搏斗。头上的水不停的往领口里灌。
鸡窝搭成, 我倒下了,我高烧到三十九度。儿子们外出,我一个人在家,邻里七娘娘得知,说:“老侄呀,你养什么鸡呢,神仙不做做凡人,自己给自己招麻烦。来,这一杯开水,放糖的,快喝上暖暖身子!"
塔天有不测风云,好不容易再搭成功的鸡棚又被一股八级强风连棚子带瓦刮过满天飞,看到狼狈不堪的迹象,我绝望了,心也崩溃了,凄凉的心从心底泛起。我又一次被不振的精神打倒。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人家养鸡顺顺利利,抡到我养鸡天也不同情偏与我做对,搭个鸡棚都这么难。消极的心情倾荡着。正处心烦意乱之际,突然一句民言在脑海里回荡:“只要有决心,铁棒磨成针。"这不由使我立下"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决心。
我再次来到坡地,仔细寻找倒蹋的原因。 脑子里不时的想,心里翻来复去的着琢磨:搭鸡棚与盖房子是一个理,没有坚固的基础盖不成大夏,没有牢固的基脚同样搭不稳坚实的鸡棚。我问过几个师傅,证实了这个理。
第二天,我来到场地,先是把杂乱的场面耐心的一一整理,然后用尺侧定长短,大小,再用白灰固定搭棚的范围。然后,用锄头将坡地高端按固定范围挖成又长又宽的坪地,再用铁敲(专用挖洞的工具,长而小),一个一个打好落脚的洞。落脚的洞要做合适,大了鸡棚的脚柱栽不稳,浅了大风刮来又会翻出根。所以,鸡棚脚柱的洞标准一致。
第三天,我找来十六只水泥柱做梁柱。改用水泥柱子栽脚,柱子重,大风刮不动。俗话说:“脚大江山稳,屋大脚也大。"这样,不怕强风袭击,再加上十六根粗大的长木头横截,用镙柱固定,顶棚采用厚重的水泥瓦钉子固定,这就稳稳当当牢固可坚。
鸡棚搭成,手青一块紫一块,整个人累得直不起腰。 可从此后,强风大雨再也没掀开鸡棚。 如今, 鸡在棚里快活地唱起了一曲又一曲致富的歌声,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吃上定心丸,过上了称心如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