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森林公园,我们习惯的叫它植物园,在哈尔滨市动力区,过了任家桥即是。如果从家里走过去也就三四十分钟,但我每次都是坐车去,留着体力到植物园里面去逛。
说是每次去,其实也就去过三次,把这次也算上的话。
第一次去植物园,那是12年前的2009年,阔别家乡15年后的第一次回乡,带着5岁的外孙和亲朋好友们游览植物园。几乎游遍了所有的景区,看什么都新鲜,觉得什么都亲切,这就是家乡的感觉,童年的味道,而且拍的照片最多,留下了美丽的瞬间和十分美好的记忆。
第二次去植物园是五年前的2016年,和外孙同行,只在园内待了半个小时,可以说来去匆匆,因为母亲生病,内心焦虑,无心游览,只是想陪外孙出来活动一下。
昨天,就是第三次光顾植物园了,和妹妹同行,因为在附近办事,看看时间还早,便信步溜达到植物园。
据说,这是关闭一段时间后的第一天开园,就让我们赶上了,真是幸运!
两个大人,无牵无挂,信马由缰,走到哪儿算哪儿。
植物园与几年前相比变化很大。森林公园凸显的当然是树,树是越长越高,越长越密,相比之下林中的栈道就愈发显得窄小了。尤其是观光大道两旁的樟子松挺拔整齐,树干的上段褐色的部分连接着绿色的树冠,直入长天,更是纯净肃穆。
其次就要数鲜花最多,小丽花相比大丽花矮小一些,却更加艳丽动人。
黄的、粉的、红的、橘红的、紫的……色彩艳丽,加上近期雨水较多,愈加娇艳欲滴。而且,这种花的习性也跟向日葵似的,花朵一准朝着太阳转,拍照的时候就得注意了,否则,拍的都是“后脑勺”。我刚开始拍的几张就是这样的,教训啊!
霍香蓟,也叫一枝香,绒绒的,粉的白的,一簇簇挤在一起。
鸡冠花,也有这种形状的,叫做笔鸡冠,挺形象的。
非洲凤仙,是比较常见的,颜色也多,连成片就十分靓丽。
马鞭草,一根根高高地直立着,顶着粉色的球状花朵,在花海中像个旁观者似的。
还有很多品种的花卉……
公园里,高耸的青云塔,绿荫环抱的万寿山,幽静的人工湖,浓荫覆盖的树林,万紫千红的花海等等。这里可以度假,可以养生,可以游玩,可以钓鱼,确实是个休闲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