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下码的字儿更据说服力,特抄录了一段茅酒历史以为佐证……
茅酒之名据传始于汉,远古时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史记》记载,在汉朝,仁怀已有了“枸酱酒”清仁怀诗人陈晋熙有诗为证:“尤物移人付酒怀,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鳛部来”。清代大诗人郑珍也有:“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都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
至迟到唐、宋,仁怀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茅台酿制的优质大曲酒“风曲法酒”盛行于市。宋人张能臣的《酒名记》,以此酒质量佳美而载入酒史。到清朝,有“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石”获得“酒冠黔人国”,“风来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香”的赞誉。
至后来有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摔酒而荣获金奖出名,茅台其名也是共有的,乃至解放后公私兼并、合营成立了茅台酒厂,才正式定名为茅台酒,在国家的支持下,加上茅酒厂自身钻研,逐渐将茅台这一品牌树立起来,在茅台镇数千家酒厂中独领风骚,对酱香酒在当下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名虽一支独大,然实在也是因为那股酱味儿
茅台,实则一地名,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及当地特产的小粒糯高粱和小麦。在千百年间善于其法的酒师们不断继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酿造工艺,以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荣立于世,虽如此其酒仍是酱酒未变。
现如今的茅台镇日新月异,早已不是父亲当年在那里呆过的年代,现如今的酿酒工艺也早已现代化和工业化。可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但物的真、物的善、物的美永远是最质朴无华,最能关照我们内心的写照。找回原初的工匠行为是当下酒人们需要做的。现今的茅台酒人们更要感念上天赐予这片沃土的珍贵,好好珍惜。所谓酒品看人品,做好酒,用匠心做老百姓信任的酱味儿酒,让茅台这个很早就很深的酒巷,在未来的历史机遇里找到自己更加适合的位置,将酱酒文化发扬光大……
——爱酒的裁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