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平原县治即故绎幕县城
清乾隆《平原县志•古迹》:“绎幕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府志作三十里,汉置县,属清河郡。《水经》,屯氏别河北渎,东径绎慕县故城南是也;《寰宇记》作绎幕城。《郡国志》云:殷祖乙时,置驿于此。按省志、府志、旧志皆云:绎幕县,北齐省,入平原。今考《北齐书》,实无明文,不知何据。今县西北,亦并无绎幕城址,岂在古平原县西北,而北齐所迁今治即故绎慕县城?故嗣后绎慕遂不复见耶,若隋时,复置复废之绎慕,又未审,仍其故地否。”“古平原”,指张官店东“汉平原郡城”。查二次《重修恩县志》,恩县古迹无绎幕故城。绎
幕故城,在今平原县境无疑。“岂在古平原县西北,而北齐所迁今治即故绎慕县城?”笔者续考如下:
考平原、恩县沿革。万历《平原县志•历代沿革》:“古云或曰,今平原,盖兼古鄃、绎幕之地而有之。”《沿革表》记载:北魏、北齐、隋三代,绎幕均属平原县。民国《重修恩县志•舆地志》:“汉,清河郡,领县有十四,即清阳、燃题、绎幕、灵、鄃、历、贝邱、信城、东阳、信乡、缭、枣强、复阳、东武城是也。”“东汉,清河国,领县有四,即贝邱、东武城、鄃、灵是也。”“晋,清河国,领县有六,即贝邱、东武城、鄃、灵、清河、绎幕是也。”“南宋,改为清河郡,领县有四,仍如东汉。”“北魏,仍为清河郡,领县有四,仍如南宋。”据此可知,东汉清河国无绎幕县;南宋、北魏清河郡均无绎幕县。
战国时代“齐和赵魏是以黄河为界的,赵魏两国地势较高,齐国的地势低下,黄河泛滥时齐国遭受的灾害就较严重,因而齐国首先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长堤防,以防止黄河泛滥。自从齐国沿黄河筑了长堤防,‘河水东抵齐堤,则西迄赵魏,’使得黄河泛滥的水流冲向赵魏两国去。于是赵魏两国也沿着黄河建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地长堤防。从此,在黄河两岸,堤防间五十里宽阔地带,河水也就时来时去。当时黄河两岸,据说河水‘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 中国断代史系列 上海人民出版社《战国史》)。平原县与旧恩县是以老黄河为界的,平原在河东或河南,旧恩县在河西或河北,因黄河多次改道,造成绎幕县归属屡有变化。山东黄河河务局德州修防处编《德州地区黄河志•灾害•决溢》:“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今濮阳县城),大河改道东流,自由泛滥近60余年。公元69年(东汉永平12年)王景治河自荣阳东至千乘海口筑堤千余里,才导使大河经河南濮阳西南,范县西北,山东茌平、禹城西北,惠民等地到利津一带入海,这一河道经历魏、晋、隋、唐诸朝代近千年无大改道。”据此,绎幕县归属屡有变化亦在情理之中了。
万历《平原县志•艺文志》宋仕《平原旧令定宇刘公讳思诚祠堂碑》:“山海刘公,去令平原可数纪……公何归兮,不返望绎幕兮……公归来兮,东方犹可与处作新宫兮。”“宋仕”,平原县人,登辛未(隆庆五年,公元 1571)科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刘公”,即刘思诚,山海卫人,举人,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任平原县知县,升济南府同知。“绎幕”,指今平原县城。宋仕在平原城西毛家庙南修建别墅“绎幕园”,明李维桢《绎幕园记》曰:“公之归,日为园,负郭,命之‘绎幕’,盖平原在汉为绎幕云。”这是宋仕确认的。
1987年《平原文史资料•第二辑》程明三《刘备坐平原》:“修有‘龙门’的现平原城,其地在东汉末年属绎幕县。”
综上所述,北齐所迁今治即故绎幕县城。明朝已有定论,现代亦有记述。
王玉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