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生活,万卷书万里路]2019年1月23日,连续1000天阅读日记第446天。
这几天学生们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在家一个个打电话,主要是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学生,一则提醒他们假期注意复习;二是鼓励他们打起精神,这点小事不算什么,以后努力就好了;三是同时跟他们的父母沟通,跟他们分享每一个孩子的优点,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要相信孩子,相信"信任"、"相信"以及"爱"的力量。
雅贝贝对于我的弟子是很有感情的,大部分同学她也很熟悉。所以,她总在旁边竖着耳朵认真聆听着。
听我说到郭军豪哥哥,雅贝贝问我:妈妈,郭军豪哥哥就是那个总是请病假的哥哥吧?
我点头。
雅贝贝就有点迷惑不解了:妈妈,这个哥哥经常没事就请假,有时候不生病也请病假,这次考试还有两门课不及格,你怎么不批评他还表扬他呀?
说到她最喜欢的其中一个姐姐,这次六门考试只有一门不及格,我也照样在电话里予以表扬。
又听我眉开眼笑说到李诚皓哥哥,因为他这次期末考试虽然总体分数不高,好几门课是刚好及格。但每一门功课都及格了,我特别为他感到开心。
有一个哥哥三门课不及格,我只是心平气和问他:准备怎么处理这件事?能把你的计划说给老师听听吗?这个同学就讲了自己的计划,说是准备假期在家好好复习,于是我们约定:开学时,老师希望看到你第一次补考三门课就全部及格的好消息。那个弟子在电话那头庄严立誓。完了,突然低低一声,严肃对我说:殷老师,我爱您。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微笑着挂断电话。
雅贝贝看见妈妈那么开心,更加疑问迭起了:妈妈,李诚皓哥哥考试只有六十分,米还表扬他;**姐姐考试有一门课不及格,你还是表扬她;郭军豪哥哥两门课不及格,你不批评反而表扬;那个哥哥有三门课不及格,你也不发火骂他,还笑嘻嘻地跟他说话。
我暗喜:最好的亲子交流机会来了,最佳的哲学知识梳理后成哲学智慧的机会来了。
我莞尔一笑:雅,你知道我为什么表扬郭军豪哥哥吗?因为他前段时间确实经常没事就请假。但是后面这半个学期,哥哥进步很大呀。听其他同学说,他现在很少打游戏,每天都看书。一个人,只要不是神,都难免会犯错,但只要犯错了能改就是不错的。如果我们总是盯着一个人曾经犯过的错误不放,那是不公平的。犯错的人,也不会再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和动力了呀。
雅又问:那,你为什么要表扬李诚皓哥哥呢?他只不过及格了,你就那么开心。
我:因为李诚皓哥哥原来有几次都有科目不及格要补考啊,这次能全部及格,也是比原来有进步啊!有进步,肯定就要表扬的啊!
雅突然发感慨:唉,要是我的老师也像你这样就好了。妈妈你知道吗?如果我们班有同学仅仅及格了,那是要被老师骂死的呢。
我蹲下来,耐心跟孩子分析:你告诉妈妈,大学生跟小学生有什么区别?
娃儿开始思考:我们考试只有三门课,哥哥姐姐们有六门课,比我们多了一半。
我再问:还有吗?意在引她思考。这是做了多年心理咨询的习惯。跟孩子交流,其实跟来访者交流一样,苏格拉底式提问法,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而不是我来把我的结论直接告诉她。这样,答案是她自己找到的,便会更有说服力更能达到沟通目的。
娃儿思考,说似乎找不到别的区别了,她的理由是,我们都是学生,只是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小学而已。
我笑:大学和小学区别可大了。小学属于基础教育,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全面接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起点,"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时候,我们需要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一点,后面的学习才能继续。而哥哥姐姐们已经读大学了,这时候他们要读的书可多了,要在人类像大海那么多的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游泳,所以,他们的知识不仅仅是要扎实,还要宽广呀,要什么书都读才行……
讲完中小学和大学的区别,我再来和她细细分析为什么同是老师,我和她的王老师岳老师对于学生考试都是六十分,为何会是不一样的态度。
然后,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跟她分析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每一个事物表面上是一样的,但必须了解到它不同于另外一个事物的特殊性的一面,我们才可能采取合适的行动。如果不仔细分析每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另一面,以为他们是一样的,然后采取一样的方法去处理,事情就会一团糟。就像,如果妈妈对大学生也要求他们门门功课九十分以上,那想必会有很多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跳楼;如果你们老师只要求你们考六十分就够了,那你们的知识基础会特别不扎实,这样后面的学习就不能继续,你们读完小学就读不下去,岂不是麻烦了?
分析完这个生活中的案例,我又继续从历史中给孩子进行分析。
我:雅,你知道我们中国战国时期的赵括的故事吗?
雅贝贝开心起来:妈妈,这个故事你还我讲过的呀,我们在早上一起读成语的时候说过的。
于是,孩子开始侃侃而谈纸上谈兵的故事。
我认真聆听着。听完后问她:你觉得赵括那么精通兵法带兵打战时却为什么失败?
雅:妈妈,我说不清楚。
我:是不是兵书上讲的和真正的战场上面对的实际情况可能不一定完全能对上,它们之间是有一定区别和差异的?
然后,再次引导到这个哲学理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找到那个事物的特殊性,否则,做事情就会失败。
生活处处皆哲学。如果,我们善于抓住机会,善于跟孩子循序渐进引导,则,每个孩子心中蕴藏着的哲学慧根,便可被挖掘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