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被称为俄国文学史上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这部书以一位贵族猎人出猎途中的见闻贯穿全书, 一路上猎人见识了各式各样的地主,见到了俄国农奴制下广大农奴的悲惨生活,领略了大自然绚丽的景象。
《猎人笔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暴露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而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作者没有以地主老爷的态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农民,像以往许多作家那样把农民描写成愚昧无知、缺乏崇高品德、处于畜生一般状态、只是一些应当受到怜悯的对象。作者在本书中往往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和农民一起打猎,平等地谈论农民的生活,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描写这些普通劳动人民的许多优秀品质和他们的不幸遭遇,霍尔与卡利内奇,他们住在卡卢葛森林深处,霍尔一举一动都表现出农民的勤劳自信和精明,他靠自己的经营盖起了一栋房子,养了一群身强力壮小霍尔,他不但关心周围的事情,还关心国家大事和政治。卡里内奇的性格充满了浪漫主义,他十分信任自己的主人,在主人面前却不奴颜婢膝他没有家业和牵挂,他热爱大自然,性情也像大自然一样淳朴充满诗意,常常采摘野花送给好友,他会唱歌、弹琴、会读会写,会念止血咒,会治病……他是一个快活的人,尽管贫困交加!纯真善良的卡西扬,忠贞善良的守林人,具有艺术天赋的歌手,草原上放牧的农家孩童……屠格涅夫笔下的农奴拥有卓越的才干,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力量,表现出屠格涅夫深厚的人道主义和民主思想。
他笔下的地主有的凶成暴戾,有的贪婪狡诈,有的无耻放荡,有伪善阴险。尽管他们声势显赫,但无一不愚蠢、卑劣。可是这些反动的人物却占据着高位,奴役欺压那些无论是在才华还是道德方面都要比他们高得多的农民。 他把农民和地主通过对比来加以描写,其中分明包含有极大的讽刺性和揭露性。《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中写了一个专横残暴的大地主,他骑马外出,走到小地主的土地上,一挥手说:“这是我的领地。”于是,边块土地就归他所有。小地主的父亲要向法庭提出申诉,但遭到大地主派来的猎师的毒打,硬是把这块土地夺去,并且还为这块土地取名为“棍子地”,意即用棍子夺来的土地。但就是这个残酷无情的大地主,对狗却表现出无比关心和温存,在他的一只爱犬死了的时候,他竟下令奏起音乐,为狗立碑。《两地主》中的斯捷古诺夫是一个“照老例行事”的地主,他把守旧和保持古风奉为美德。房子是按照旧式建造的,仆人都穿着老式服装,屏风上贴着古画。他的哲学是:“老爷总归是老爷,农人总是人,如果父亲是贼那么儿子也是贼。”他贪婪无比,肆意侵吞农民财物,甚至连一只鸡也不放过;他冷酷残忍,把鞭打农民视为乐事。 其残酷面貌暴露无遗。
屠格涅夫还是描写大自然的圣手,列夫·托尔 斯泰这样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这是他的拿手。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动手。”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有璀璨的朝霞、晶莹的露珠、轻纱般的薄雾、跳动着的篝火;这儿有鲜红的花朵、翠绿的草原、洁白的浮云、蔚蓝的湖水;这儿有云雀的铃声、夜莺的歌唱、知更鸟的啼叫、鹌鹑的鸣啭。 从感官的各个角度描绘了美丽的景物,但美好的景物总是和善良淳朴的农民相依相伴的。《别任草地》中七月的早晨,灿烂的霞光、明亮的太阳、闪烁的群星是属于那些天真、纯洁的农家少年的;他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沐浴着大自然的阳光和雨露,他们是大自然之子,又是大自然的主人。最后一篇作品《树林与草原》中的大自然中的美景中,更是洋溢着世世代代在这儿劳作和生活的农民的质朴精神。作者以这一篇作为压卷,又以对春天的赞颂作为结尾,不但突出地表明大自然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而且似乎在向人们指出,那个不合理的违反自然本性的制度终将结束,而象征着美好未来的春天就要来到了。
《猎人笔记》的成功,无疑也取决于它独特的形式轻便灵活。屠格涅夫是一位抒情诗人,他写随笔、写小说也如同在写诗。他的小说都是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猎人笔记》作为散文中一种的随笔,写得更是诗意盎然。 他笔下的猎场的景色描写不同于以往的血腥暴力,而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气息的,让人觉得很恬静安宁,似乎不是在打猎,而是茶余饭后的散步,这种美学感受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