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营长赵老师在群里分享,提到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鼓励大家不断读书、写作、成长。以前总觉得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成年人都在为事业拼命奋斗,认真工作就好了。各行各业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不学习的人正在沦为工作中的底层员工,必会面临失业的风险。社会在高速发展,人若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必将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失去社会属性,丢失了社会归属感,相信会很糟糕。
既然谈到学习,必然会涉及学习力和学习效果。从小学到高中,学习基本知识的时间早已超过10000小时,可又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可以拿到优异的成绩呢?不是10000小时定律错了,而是方法和自身投入的状态有偏差。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天性的过程,只有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那些不花力气、没有挑战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也许明天字就消失了。能够沉浸在学习过程中的人,也必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
我上学的时候,觉得是学给父母看的,因为父母常说:好好学习,能给自己谋个好工作,让父母省点心。所以也很少体验过学习中的心流状态。反倒是当了妈,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来了兴致。年前就计划好给儿子报个奥数班,一来能够拓宽知识面,二来也是培养个对数学的兴趣。由于疫情,迟迟没开始学习,辅导书和练习册都买好了搁在家里。全国都在提倡:停课不停学,我们居家也能搞定奥数,不就是“小学”奥数吗。从鸡兔同笼到和差问题,再到巧填数字,还有过桥问题,栽树问题等等,我和儿子每天下午一起做奥数,一起探讨方法,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啃下了半本奥数书。虽说是小学奥数,那也是相当烧脑,能用小学生听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为从没接触过奥数的老母亲,我太难了!渐渐的,我在做题中找到了很多乐趣,常常能和儿子因为一个题目争辩很久,就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思维成果。
为什么一个中年人开始对小学奥数感兴趣了呢?我想总结一下,好让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发现更多的精彩和成功体验。其一:奥数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东西。其二:做一些有挑战又处在最近发展区的事情,更容易产生学习动力。其三:学习有伙伴很重要,一起对抗惰性。
2020年,选一项甘愿沉浸在其中的学习吧,做起来,学起来,你会体验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