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小的时候,一直都幻想着永生,想着能够永垂不朽,永远都能快快乐乐的活着,那是多好的事情啊!这种想法自是幼稚,我想应该是源自对死亡的恐惧吧!对死亡我是真的恐惧,我想象不到死后会到哪里去,活着的一丝丝贪图也能让我乐此不彼。所有的恐惧让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胆小鬼,我害怕一个人,也害怕挑战自己,所以不去想不去问不去管我的内心,跟着理想走下去一定会有收获。顺大流我也有着一腔报国的热忱,也带着想要践行的理想。但,长久以来,我总是不安,总是害怕!我到底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不安让稍有不慎,便陷入惶恐。让我在努力中不知道努力为何,在快乐中我不知快乐为甚。我害怕每天机械的重复,但可怕的是每天都是。
偶然间,我发现心与意可以是不同在的。可以说的是,长久以来我的心都在随意动,心意便成了一体,让我错以为我所动的念便是我真正想要的。就像我读大学可能并不是我心向往的,而是同龄人上了大学会让我不安,会让我觉得低人一等,于是我便为上大学而努力。也像你要买房子,不是因为你真正的需要它,而是你若没有房子,你便会不安,甚至会被其他人讥讽。如此我们就在不安中奋斗,在奋斗中不安。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主要是心从意动的,还是意从心动很有必要弄清楚。其实也很清楚,内心不需要任何外在去填充,除却内心的成长所有的需求皆自意动,所有的不安全皆源于心的不安,意是死的,一意生一意便在。小的意便成了欲,稍大的变成了执念,再大的或可成为理想。然而,心是动的,倘使你心能够岿然不动,或是一心随意,那么恭喜你,你更能成就我们眼中的成功。假如你的心喜动,那么必然你就会不安,烦躁,忧郁随之而来。很明显,我是后者,上大学后暂时便没了理想,因为长久以来大学就是我唯一的理想。我开始纸醉金迷,苟且度日。恍恍惚到了现在,方有点觉悟。最高的境界不在意,而在心,心应该在意之上的,游于宇宙之间。如若如此,意之一动心之即明,一语一行皆诚于心,体细入微,知微见著。古人说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切都只能是内心的修养,而不可以为意之外发。
明明德,亲民,至善,这是内心要走的路!我的路还很长,很长。即使知道现在的浮躁源自现实的意动,心还是会随意动。这是一条注定不会平坦的路,而我现在能做的或许就是多体味内心,多读书,让自己确确实实的走在这条路上。生即是生,死即是死,人活一生除却此心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