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有些颓废,厌倦读那些实用性、技能性的书,感觉功利之心太强。想翻一些无用之书,消遣一下时间。
首先想到的不带功利目的书是古诗词,来到书店正好有一本被翻过《纳兰词集》。词集共五卷,坐在角落里毫无目的欣赏着,从封面到诗词赏析每一个字都不紧不慢的从目光中流过。大概看了2个小时,可能看了10首词左右。第一卷是出游时候写的,有江南、有塞北,但是欣赏起来很难,一是因为文言文二是因为大量的典故。中间看了三、四次手机的样子,越到后面看手机的时间间隔越短。
到后来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晦涩难懂,感觉国学很难。随后随手捡了一本骆玉明的《走进文学的深处》,开卷后真是有大大的惊喜。这本书是骆先生写过的序的合集,第一篇就是关于胡适的《中国文化史》,其背景是五四期改革时期倡导白文替代文言文。刚刚被文言文加满是典故的诗整得云里雾里,现在却看到大师再倡导白文,甚得我心。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让我欣喜的,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我发觉从文化史的角度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适合自己的角度。文化史会以时间轴线,介绍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会给人对国学有一个整体认识;重点是在介绍一个时期时会介绍这个时期的时代背景,更加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