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贩卖焦虑,专注寻找答案
01 焦虑只能让我们更焦虑
每个人都在感叹,世界变化太快。
从4月5日,刷爆朋友圈的《摩拜创始人套现 15 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让人咋舌,你的心中卷起了不小的风暴。
4月11日,碧桂园的“通宵”血案再次夺人眼球,你简直会惊叹,人们对高速高效的追求似乎已近疯狂。
我们似乎真的该紧张焦虑起来,我们也要加快步伐,为生活拼命,为工作献身。
我们火力全开。不停输入各种碎片化知识,加班熬夜,神经紧绷,一刻不放松。
然后呢?
我们发现,我们仍然无法成为第二个胡玮炜。同时,我们还被焦虑毁掉了生物钟,生活节奏,甚至是你曾经的黑发。
焦虑只能让我们更焦虑。只有建设性行为才能让我们得到救赎。
02 建设性行为才是我们的救赎
如果一个人只能用三个维度来解读的话,最可能的三个维度是脑力,心力和体力。
脑力:可以翻译成智商和知识技能。
从智商层面上说,除了似谢耳朵的极客们,更多的人在脑力维度上并非有天壤之别。那么,为什么有的人能考上清华北大,你不能呢?很不幸,一直以来,你们各自所处的平台就相差太远,并且还在不断拉开距离。毕竟,优质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过也别太灰心,达尔文告诉我们,从来都不是最强大的能存活下来,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
从知识技能上说,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原始积累,让你的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产生关系才能完成知识技能的扩张与变现。
心力:可以翻译为情商和逆商,说的是你对人的态度和对事物的态度。
对人的态度自不必说,要想玩儿好一场游戏,就得靠队友。有人说,为什么我总遇见“猪队友”?那你就得好好想想了,毕竟,好队友都是培养出来的,相互成就,互利互存的。
对事物的态度呢,有的人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哪怕是遭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仍然能看到新的希望和新的机会。这样的乐观就是一种竞争优势,而且是长期优势,长期回报,长期致胜。如果你说,你天生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怎么办呢,那么,就去找一个乐天派的队友一起打天下吧。
体力:如果实在要翻译,就是除了身体素质之外,还有精力。身体素质是健身er最擅长的部分,知乎,Keep等等平台上的大神太多啦,这里就不展开了。精力的差异化也够让我们喝一壶的了。有的精英就是能做到天天熬夜,天天早起,还能天天光彩照人神采奕奕。好的精力不得不说是一种优秀的天赋。
可见,人和人的差别中有的是硬件的难调控差异化,有的则是软件需扩充升级。
好了,参考上面的三个维度,我们就确定了建设性行为努力的方向了。
那么,什么是建设性行为呢?
后续将本文分为三章干货供大家分而“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