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遍看《京华烟云》第一遍是在中学,那时候正好赵薇潘粤明版的电视剧也出来。这一遍下来想写点什么,不知道会写成什么样子,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好了。
说这本书是以《红楼梦》为蓝本,我是赞同的,无论是从总体都是借几个大家庭的兴衰写一个时代,还是具体到人物的刻画之上,《京华烟云》的确有很重的受《红楼梦》影响的痕迹。
宏观的,总体的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我就不写了,觉得大家都能很清楚感受到。我想写几个人儿。
姚木兰
无疑,姚木兰是书里那个年代名冠京城的才女,识甲骨,会写诗,能唱京剧,上新式学堂,还懂医学,最难得的是还生得一副好模样,有好性情。这样的女子,说举世无双是不为过的吧?所以姚思安觉得这天下男子,能配上他家木兰的甚少,对于求婚者都一一回绝是再正常不过。是啊,才貌都是万中无一的木兰,岂是寻常男子可以相惜?但是,十岁那年曾家的相救之恩,妹妹莫愁的逃婚,曾家太太以退为进的势在必得,还有她从来都是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的性子,决定了她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和不幸。嫁给一个不仅不爱她,也并不尊重她的任性公子哥曾荪亚。她是爱立夫的,这很明显,可是碍于恩情,碍于她什么都好唯独得不到丈夫的爱,所以她并不想离婚实际上也离不了婚。尽管后来,曾荪亚回来了,但是那是因为曹丽华没了,家没落了,他没有任何选择,他不得不回来。所以,就算是才情横溢的姚木兰,在感情里,也无可奈何。再好的才情也换不来一颗心。
我曾经问过一个人,我问他,你觉得姚木兰是适合曾荪亚的?还是孔立夫的?他回答说,还是曾荪亚吧,毕竟林语堂先生把木兰安排给了他。当时我说,我第一次看完选了孔立夫,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看完会选择的是谁。无疑,这一次,我还是要愿我孔立夫,孔立夫才是那个能懂木兰的人,至少我这么觉得。只可惜,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又或许,这是白玫瑰和红玫瑰,只是我还没看明白而已。
曾荪亚
就做人而言,曾荪亚在我眼里是极其失败的,我瞧不起他。整天嚷嚷着他那个家让他恶心,他要自由。他讨厌被束缚。却一样是个一事无成离开家里庇护什么也不是的公子哥。说白了,寄生虫一个,游手好闲。但就感情而言,他是个很专情的人,他对姚木兰的确残忍,毕竟他不爱他,他是要求离婚的,所以不能怪他。他爱曹丽华,所以想尽办法在曾家保全她,所以为了她,他甘愿放弃去剑桥留学的机会,他专情所以他眼里只有她,才会那么强烈地灼伤木兰。对一个人的专情就注定对其他人是绝情的。想起以前看《甄嬛传》觉得果郡王用情至深,现在想来深情都给了甄嬛一个人,对于孟静娴对于浣碧他是绝情的。曾荪亚的专情是他这个人身上我唯一喜欢的点。可能这样看曾荪亚太片面和偏激了。
牛素云
不得不说,胡可演牛素云堪称惊艳。牛素云是个极可悲的人,坦白说,她本性是不坏的,看她后来知恩图报给木兰通风报信就知道。只可惜了,生在那样一个家庭。她和平亚在一起,仗着自己娘家有钱势,新婚之夜就回家折腾,言语里我们牛家,你们曾家。她不懂尊重,不懂身份转换,不明白再有钱的娘家也给不了她婚姻的幸福,不懂夫妻相处要尊重。她太没有心计,太傻,所以会被桂姨团团耍,连自己孩子怎么没得都不知道。牛家仗势欺人的家教毁了她,让她不知道平和娴静,所以她注定得不到幸福。从她身上,从牛怀玉身上,深深地看到了家教对一个人的影响和重要性。曾家太太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姚家无论是木兰还是莫愁进来都差不了,因为姚思安家的家教差不了。是的,姚家的孩子,真的是差不了的。相比之下,牛家那样的家教,连唯一的牛怀玉最后也变得那般不堪了。所以,父母之于子女的影响远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还有红玉,这个活在林黛玉躯壳里的姑娘,把自己活在别人身上,把爱情当作全部,所以,最后也只能很悲凉地离开了。
当初羡慕姚木兰绝代的才情,如今我有点感慨她得到的终究不是她要的。我有时候会惋惜,如果孔立夫勇敢一点,如果她能为自己活一点,或许她能得到她所求的。但谁又知道她和曾荪亚有孩子之后不会真正幸福呢?一切也不过是我的臆测罢了。
如果才情和爱情只能选一个,我选择做一个知之甚少的乡野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