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酒宗"

————参加"宴金陵"游记


✍文  剑

浩瀚的郎酒集团

🧚‍♂️神驰天宝洞

叟童唱道:

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

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

此曲是为四川古蔺郎酒的量身度造的歌谣,据说那天宝洞是个神仙居所,也是万吨琼酱的发源地,曾经几时在我脑海里万般萦绕,也曾暗暗思忖一定找个时间好好寻访,这不机会终于来了。

半个月前,兄长胡延老师怂恿我一道参加为期四日的四川古蔺郎酒集团"宴金陵"探秘之旅,胡兄神神秘秘地说,那可是一趟人生不容错过的"蜀道行",一听此言,我不加思索一口应承。为了完善此次行程,组织此行的郎酒集团南京销售处的徐文贤女士还专门召集一次预热晚宴,得知众好友也在邀约名单,我欣然赴宴并认真品尝了久负盛名的郎酒,品酒无数,感觉此酒酱味十足,醇香甘冽,那个晚上七斟八酌,居然喝了半壶之多,创历史之最。

转眼间,赴川日到了,早晨起来一看,窗外却是淅淅沥沥下着不大不小的雨。

手机里"蜀道行"领队徐文贤发信说,九点半要在禄口机场2号航站楼大厅集合,我急急匆匆拉着行囊乘地铁赶往机场。

九点半准时与"部队"会合了,大家相见分外热情,人群一眼见到风趣幽默的解刚兄弟、稳重儒雅的老厅长张建平先生,内敛端庄的王朝晖女士,雍荣华贵的邓莺莺大姐、文质彬彬的胡延老师及其笑容可掬的夫人,嘿嘿呵呵的摄像大师杨荣生先生以及挥手致意、一脸贼笑的"发小"陈老板等等;一番寒喧后,徐总让我们换上统一的"郎酒"体裇衫,穿着这服装,个个立马象个蹩手蹩脚的"促销员",你看着我,我望着你,一时显得有些尴尬,连一向内敛严肃的张厅、王女士此刻却笑逐颜开,邓大姐穿上“促销服"后对着镜子左顾右盼,竟然一脸喜庆,徐总则在一旁滔滔不绝讲解此趟旅行如何如何有意义……似乎都放下了"思想包袱",个个兴奋得象个孩子,并不顾什么"形象",看到不苟言笑的张厅都换成"促销服",我也毫无顾忌跑到卫生间立马换穿了这个带"郎"字的体裇衫。

进了候机大厅,我透过窗外,见秋雨绵绵中那空旷场地上停放红红的东方航空飞机,心中不免担忧,这雨天滑滑的,坐上这飞机上天安全么?半个时辰后,我与伙伴们坐上这红色的飞机,稳稳地升上天空,向四川泸州方向飞去。

从南京到四川泸州有三个小时带十分钟,十一点半起飞到目的地估计要到下午二点半;坐在右旁的解刚兄弟唠嗑唠嗑一会后,竟然打起瞌充来,不顾飞机上下颠波,头一歪便睡着了。

一眨眼,解兄弟竟然倒头便唾

飞机冲上厚厚的雨云,终于翱翔在云层的上端,望着窗外的前方是蔚蓝的苍穹,机翼下面却是雾霾缭绕的乌云,心想这忽儿滂沱倾注、忽儿绵绵小雨,这雨水莫非裹夹在奇怪的云雾里?上面碧蓝下面雨,人间哪有仙境奇!我端祥着机窗口外那碧蓝如洗的天空,不禁浮想翩翩,所有世尘烦扰顿时一扫而光。

"古蔺天宝洞,我来了!"我喃喃自语,猜想那个神奇的洞究竟藏了什么样的大仙呢?

🧚‍♀️走进郎酒

下午二点半,飞机准时降落在泸州机场。

下了飞机,我们鱼贯出了机场,偶然遇上了大老弟---中国蓝球队中锋唐正东,这个憨憨厚厚的大个子戴着口罩叽歪说,也来参加郎酒"宴金陵"活动,我与他搭讪了几句,尔后还匆匆合了个影,便登上了久候的豪华大巴车,直驶向郎酒集团。

作者与大个子唐正东不期而遇

从机场至下塌地郎酒集团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车子一会儿沿着宽敞的公路上急驰,一会儿围绕崎岖山道缓缓爬行,望着车窗外险象环生的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的谷底,以及穿谷飞翔的隼鹰,不由毛骨悚然,胆战心惊,心想驾驶员要是毛手毛脚或者粗心大意偏了方向盘,整车便摔下悬谷,一车性命就此呜乎归西了,想着想着,目睹此番景象脑海里又闪出李白所写的《蜀道难》诗来,其中描述道: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绿在绿荫庇护下,存有万坛美酒

大巴车沿着弯弯曲曲的上坡道,颠颠波波地向前行驶,窗外天气阴沉沉的,时而飘着细雨,虽然是阴雨天,但掩不住巴蜀大地惹人心醉的景致,那崇山峻岭、那涓涓细流、那扬柳垂青…犹如一幅幅浓墨重彩的自然山水画,向我们徐徐展现开来。接近三个时辰后,我在昏昏沉沉中透过车窗发现连续伫立于山峰上"郎酒生在赤水河"以及"郎酒庄园欢迎您"的巨幅广告,以及矗立山腰间的建筑物及一座座大油罐,又看到山峦叠嶂间是一条延绵不绝的赤水河,对岸山峰上镶嵌三个大红字"美酒河",怱映眼帘;车上徐总高着嗓门及时告知我们,郎酒集团快到了,那绵绵不绝的大油罐可是郎酒集团的酒囤,这些建筑厂房只是郎酒集团的冰山一角!我噢的一声,暗暗惊叹这家酒企规模之浩大,连大片大片的山峰都也"包揽囊中";大巴车终于驶入郎酒庄园,稳稳当当停靠在美仑美奂、犹如梦幻的水宝洞度假酒店门前,我伸起酸痛的腰正与伙伴们下车,浓浓的酒糟味扑鼻而来,感觉这空气里弥漫着酒的味道,同行的解刚兄弟取笑说:"这下不喝酒也成了酒鬼,这时候要是开车准是酒驾!"话音未落,突然听到"咚咚咚"一阵猛烈的擂鼓声,侧头望去只见酒店门口数个身穿傣族服装的美女翩翩起舞,口中唱道:"哎呦,远方的宾客请你留下来,留下来喝杯茶哟……"我们迎上去,美女们端着酒壶酒具,纷纷笑吟吟递上酒盅,我与几位伙伴也不客气,端上酒杯便品尝起来。

下塌的酒店是非常豪华而干净,特别迎面碰见一个个服务员那如沐春风的笑靥,感到十分的舒服与一丝丝的惬意。

欢迎晚宴在酒店四楼宴会厅如期举办,整个大厅座无虚席。一番载歌载舞后,主持人请出郎酒庄园"地主"是个戴着近视镜的平顶头,估计四十岁上下,看起来十分精明干练,老总名叫陈建军,滔滔不绝脱稿讲述郎酒故事,完后宴席开始,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精彩纷呈的舞台表演,推杯换盏,全场好不热闹。

"宴金陵"招待会如期举行

次日早餐后,我们冒着绵绵细雨应邀乘车一一参观壮美的郎酒庄园,从酿造车间到天宝洞红星酒库,从金樽堡到十里香广场,从洞仙别院到千忆回香谷黄金生态藏坛,我们马不停蹄,无不被古蔺郎酒集团超大规模所震撼;是晚,又场招待晚宴拉开序幕,席间,胡延老师专门为晚宴作了首诗(我给他配了词题为"郎醉吟"),老胡上台用其浑厚的嗓音念道:"蜀道藏天宝,应天客,郎逍遥。五十里赤水闻香,醉了。忆当年,狼烟燎,两岸路桥上,川军铁骑赴战场。斩倭寇,挽狂澜,方得青红樽,替英雄举杯,秦淮远,一壸浇!"念罢贏得满堂喝彩。

胡延铿锵有力念他创作的诗词

轮到饮酒擂台争霸环节,主持人说这个节目叫"高山流水",谁敢上台试身将获得大奖,在我和张厅极力怂恿下,一贯不善饮酒的解刚兄弟却威风凛凛登上舞台。

看这恐怖场面

何为"高山流水"?我情不自禁跑到舞台跟前看热闹,只见解兄弟在四个美女中间坐下后,一个美女负责拿着斗型饮具放入解兄弟嘴里,另一个美女举着酒壶则在饮具上徐徐倒酒,还有二个美女则又在第二个美女饮具里不断添酒,这样酱酒源源不断地由上而下流入解兄弟嘴里,主持人则在一边报数:一、二、三、四……",当主持人报到五十二钞时,解兄弟再也支撑不住,跳将出来,酒液洒湿了上身衣襟,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古蔺二郎镇

我的眼镜架莫明断了,张厅、王局及陈老板陪我下山找寻眼镜店维修,顺便看看这赤水河畔的民俗民风,四人一拍即合,问了酒店保安镇头的方向,我们依所指坡下的方向快步捷行。

二郎镇位于四川省盆地南部边缘,古蔺的东南部,座落在赤水河之滨,是全国100个著名乡镇之一。红军二、四渡的渡口和红军开仓分盐的旧址就在二郎镇。因红军四渡赤水及当地生产郎酒而得名,致力于打造中国特有的"白酒名镇",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如美酒河,天地宝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郎距泸州170公里,距古蔺县城46.8公里,与贵州习水县一桥相通,与国酒茅台故里仁怀市隔河相望,出川、入黔、去渝均为高等级水泥公路,信息网络覆盖全镇,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是四川省南北通道之咽喉。

二郎镇原名二郎场,始建于清代中期,原属合州定远县辖; 民国20年(1931年),建立二郎镇, 1952年7月,设置二郎区, 1991年12月,建立二郎镇。

二郎集镇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处,也是宿松县西北部最活跃的商品集散地。集镇辐射人口20万人。集镇既有古老特色的历史老街,又有已开发的两纵一横的新街。二郎镇因多种文化在此汇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距二郎古镇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寺庙庵堂宫观”一应俱全,“戏院酒楼茶馆”应有尽有。唐著名高僧弘忍、道信率徒在这条古道上弘法,使这里留下了“二郎河边双井寺、五祖山下一天门”的佳话。宿松十景之中有两景。“古寺燃灯,双井夜月”都在二郎。二郎是黄梅戏的发祥地。

赤水河畔的川南古镇古蔺县二郎镇,最初在先秦时代“夜郎”的疆域。

2000年前,古夜郎人就已开始酿酒。二郎镇地处川黔交通要道,与贵州名酒产地茅台隔赤水河相望,相隔不过几十里。

北宋年间,二郎镇一带酿出了优质大曲——“凤曲法酒”。明代赤水河畔出现了酿酒的“回沙工艺”。清代二郎镇已有大小酒坊、糟房20余家,酒师、酒工数以百计,除生产著名的“凤曲法酒”外,还酿造各种曲酒、白酒、果酒和杂粮酒。

这"镶嵌"在山腰的小镇还真具有独特的人文景点,主要有:美酒河风景区,二郎美酒河山青水秀,植被茂盛,堪称“小三峡”,集奇、险、峭、峻、秀为一体,川盐入黔的古盐道也保存完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美酒河摩岩石刻,世界最长的石刻龙建筑群,国际漂流、攀岩基地,石公对石婆,“小三峡”都是该景区的著名景点。

我修好眼镜后,和张厅他们东转西悠,感觉这个二郎镇街上都是各种土气十足的小店;出于心血来潮,我们沿着长桥走出四川,来到贵州界一个心连心超市逛了圈,听说离此地有十来公里的"洞洞鱼公社",专门吃赤水河里洞洞鱼,风景很好,张厅十分好奇约了辆出租车,我们搭上出租车向那个公社驶去。

不屑几分钟到了那个偏僻的"公社",见那"公社"就建在一个山洞里,隔个马路是条长长的赤水河,河的对面是贵州地界;我问了洞口外有几个服务员模样的人,不由分说走了进去,却是一片漆黑,便退了出来,一位店主模样的中年妇女却迎上来招呼道:"断电了,正在发电,用餐没问题的噢。"我们左看右看,感觉象个黑店,毫无生机,哪有什么景致,兴趣荡然无存;张厅手一挥:"犹豫什么,撤呗!"我们又匆匆上了出租车向下塌酒店驶去。

返回住处,一股浓浓的酒味又浸透鼻腔、肺部,仿佛象喝了几两白酒的,莫名地脸燥耳热起来。

🧚‍♂️梦圆天宝洞

 翌日早餐后, 我们在漂亮的女导游引领下走进神往已久的天宝洞。

    导游讲解这个天宝洞及地宝洞的前世今生,它的合加总面积达1.42万平方米,洞内贮有土制陶酒坛上万只,储存基酒数万吨。1999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2007年被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国酒坛兵马俑”之称,堪称中华一绝!天宝洞是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内常年恒温18℃——22℃之间,天宝洞和地宝洞内的土陶坛陈放的郎酒,挥发的酒分子凝结于洞壁,日积月累,形成了夹杂着400多种微生物、厚达数厘米的酒苔。适宜的温湿度、微生物群形成了优良的贮酒环境,对酒的有机醇化生香起到稳定醇熟的作用。通过恒温洞藏,挥发掉了对有害的物质,促进了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生长,因而酱香更为细腻、丰满、醇香、厚美。

    导游还告诉我们,目前四川省政府正在投巨资在二郎镇打造全国白酒特色小镇,天宝洞将迎来又一次大"变脸"。

哦,天宝洞原来是如此的醉美,今日算终于揭开她神奇的面纱。

天宝洞夜景
酒坛"兵马俑"藏于天宝洞

🧜‍♀️深邃的郎酒

大美郎酒,醉美天下

导游讲起古蔺郎酒史及故事令我们咋舌不已。

早在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把二郎滩一带生产的“枸酱酒”钦定为贡酒。

北宋年间,二郎滩出产优质大曲“凤曲法酒”载入史册。

1898年,四川荣昌县商人邓惠川夫妇邀约二郎镇酒师李丙山共同创办絮志糟房(后惠川老糟房),开始酿造“回沙郎酒”。

1933年,当地商人雷绍清在惠川老糟房基础上,集资创办集义糟房,集“惠川”与“茅台”工艺于一体,酿出的酒超过了“回沙郎酒”,成为与茅台完全相似又别有天地的酱香型美酒,正式命名为“郎酒”。

据《四川经济志》有记载,当时的郎酒因质优味珍而价格高昂,年产不过四五十吨,“每罐装(郎)酒一斤,抗战一年在当地之价,每罐大洋七八角,销售重庆、成都等地则值一元。”郎酒蜚声天下,供不应求。

1956年,在成都金牛坝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说:“四川还有一个郎酒嘛,解放前就很有名,要加快发展!”当年,国营四川省古蔺郎酒厂成立,此后郎酒所获殊荣不断。

1963年,郎酒被评为四川省优质酒。

1979年,郎酒被评为全国优质酒。

1980年和1981年,郎酒连续两年被评为商业部优质酒。

1984年,郎酒荣膺“中国名酒”称号。

1989年,53度郎酒蝉联“中国名酒”称号,39度郎酒被确认为“中国名酒”获得国家金质奖。

1999年,国家质量监督局、标准样品委员会将39°酱香型郎酒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酱香型低度白酒标准样酒,成为中国酱香白酒标准。

2002年,四川省古蔺郎酒厂,完成了从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成功改制,2004-2005年度郎酒真正发力,曾是四川六朵金花中长年垫底的郎酒奋力一跃,跃上了中国白酒行业品牌价值第三名的位置——2011年品牌价值达到了175.55亿元,排名中国500强第51位。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郎酒传统酿造技艺”荣列其中。

      郎酒集团总部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无不称奇。

第四日,导游引领我们走进位于成都南郊麓湖社区那充满神奇的郎酒总部,还乘大游轮环游风景如画的麓湖岛屿。  导游说起郎酒来如数家珍,这个总部坐落在麓湖生态城的核心地块,在中国成都南郊,原来是一片郊野丘陵。 整体开发通过引水灌溉,将场地广袤低位变身湖泊,隆起的地貌则化为一个个小岛,之间以路桥以及小艇驳岸相连,强力的人工改造地貌为水岸生态区。用地曾是水鸟栖息地,其展翅姿态与动感恰好与客户- 郎酒集团的雄心匹配,飞鸟的设计概念由此确定  。 

    总部园区包括办公,会务,展厅,报告厅,员工餐厅,休闲配套等完整功能,遵循规划布局原则是:内部资源分配上为主要办公区争取最大看湖景观面;与外部环境则是建筑体量碎片化与景观化。通过实体模型研究,把办公及会务功能分为六幢3~5层楼布置,配套功能及停车设置在两层地库中,建筑轮廓追随地形高差沿湖错落起伏,保持岛屿形态下,也争取最大的自然采光面。

这几日来,郎酒的实力、厂景、战略管理设计及其精辟的酒文化,所到之处,令我们不胜感慨,叹为观止。

安排的满满当当 "蜀道郎酒行"终于告一段落,四日的行程始终围绕"郎酒与美景,美景与郎酒" 中观摩品味,意味深长,且无一重复徘徊,在我走访众多大型企业中实属罕见,我们白天观酒景,晚上品郎酒,晚宴"龙门阵",充分感受到酒厂精心布置与周祥的热情款待,令来自石城的我们在如画般的美景中恣情徜徉,陶醉其中,留恋忘返。  中午,主人在郎酒集团麓湖艺展中心为我们设宴饯行,置身于眼前湖光山色的美景、品尝美食与美酒,多日来的厚重款待,作为客人总想回馈些什么。

我们满载醉美的记忆,从成都双流机场返宁,到了家里已是午夜时分,倦怠袭来,余兴尚温,想想禁不住给"蜀道行"微信群发了一条:感谢徐总、感谢胡总、感谢郎酒!(完)

        撰稿于2020/09/19庚子年秋


文剑先生

🧚‍♂️🧚‍♀️作者文剑(文学)简介 :

文剑,原名印華  ,江苏启东人,  现定居南京。先后从事修船工、文工团编剧、新闻记者经历,现为某企业董事长,兼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钢铁服务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省品牌战略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十三岁起从事文学、剧本创作,其代表作有《追亲家》(戏曲脚本)、《伟岸的黄河古道》(长篇报告文学)、《`何半仙`遭遇`贾神算`》(三幕戏剧脚本)、《潜伏商圈》(长篇小说三卷)等。

邮箱:1027330871@qq.com

电话:025-83111111/13357729999

地址: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中央路276-1号

文剑工作室出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