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7步创造终身收入(中-4)
核心内容出自托尼-罗宾斯所著: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
七步创造终身收入(中-4)主要是为大家提供详细列举了每个步骤中的具体操作。内容上接“解析:7步创造终身收入(中-3)”
第五步:稳定持续收入=全天候+终身收入
一、瑞-达里欧的全天候资产配置:
1:30%的资金配置在股票上,在股票中要进一步分散投资,可以买股票指数基金。购买一只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因为指数基金就是追踪或者复制指数,可以用指数同样的比例同时持有所有指数所包含的顶级上市公司的股票。只要购买一份指数基金,就可以拥有整个“中国经济”的一小部分。用这种方式你购买的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
这里的关键点是投资指数基金,就不需要再付钱给专业投资者帮你选股。投资于指数基金,这样可以让成本最小化,让潜在的收益最大化。
2:配置一些长期国债。15%配置到中期国债(期限是7-10年),40%配置到长期国债(期限是20-25年)。为什么配置这么大的比例呢?这是用更多的债券才能抵消股票的波动性。
3:最后在配置7.5%的黄金和7.5%的大宗商品,这样配置的原因是,是资产组合在加速通货膨胀的时候,会形成股债双杀,股票债券同时受到严重打击,而黄金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性很大,会在通货膨胀时表现的很好。
4:最后需要组合再平衡。意思是:当某一块资产表现很好时,我们必须卖掉一些,把他占总资产的比例调回到最初的配置比例。再平衡,每年至少要做一次。
这样的配置组合,本书的作者雇佣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回测。一直回测到1925年!作者尤其提到波动较大的“1984-2013”,全天候投资组合的表现非常的稳健。平均年化收益率只是略低于10%。在30年中赚钱的年份超过86%只有4年是下跌,且平均亏损只有1.9%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终身收入计划=年金
在金融市场中有一种产品,我们称之为年金,将钱交给保险公司,由他们进行管理,让这些钱不断升值,作为回报,保险公司每个月付给我们一份收入,只要我们还在世就会有收入,就能够一直领下去。其实年金的做的事和社会保险一模一样,买了年金,相当于你给自己多存了积分社会保险,靠自己来扩大终身收入。
年金分为两大类,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即期年金就是你先一次性付给保险公司一大笔钱,马上就可以按每月领取收入。即期年金最适合哪些倒了退休年龄或者超过退休年龄的人来使用。那为什么保险公司可以做这项业务,而不怕亏本呢?拥有众多购买了年金了客户,但是其中有些人会离世的比较早。而有些人能够生活很长时间,通过把所有人的风险合并到一个大池子里,那些购买了年金且活的时间更长的人就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如果还没有到退休年龄,你可以选择延期年金,用几年分期分批交完,但不是马上定期领取收入而是延期再领,这样可以用你的本金产生的收益进行再投资,具体的延期收入获取时间,主要是根据自身的情况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共同规划。
终生收入计划并非完全用于资产的大幅增值,而是是我们未来的收入能够得到保证。如果仔细与银行存款或者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年金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划算的理财方式。
第六步:向大师学习
四个共同点:
1不要亏钱:如果亏了50%,就要赚100%才能回本。
2冒小风险赚大钱:抓住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
3预测与分散:在最好的预测中寻找最好的预测,保护自己,分散投资,提前准备,预防失败。
4永不停歇:不停的学习,不停的赚钱
大师一:卡尔尹坎(并购大师)
通过购买大型公司的股权,实习公司的并购,之后进行公司治理的管理,改善公司的经营情况,实现公司股价的提升。
卡尔尹坎相信,对于主动型投资者来说,如果操作正确的话,在没有比今天更好的投资时机。
看法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利率水平低,这使得并购成本降低,相应会提高并购投资收益率。
2现金丰富,能从并购的协同效应中大大收益。
3机构投资者普遍意识到,很多上市公司高管能力平庸,需要让并购发生,需要一个股东维权者作为催化剂。
4花费时间建立并完善股东维权模式,推动高增值型并购和合并就是所需要的催化剂。
大师二:戴维-斯文森(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担任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27年,期间他把10亿美元的资产变成239亿美元,27年的年化收益率达到13.9%,期间很多很牛的对冲基金业绩也无法与之相比。
耶鲁大学的投资模式,被大家称为捐赠基金投资模式,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实践应用。这个投资模式就是把投资组合分成5~6个大致相等的部分,分别投资不同的资产类型。这是一个长期投资策略,范围非常宽广的分散投资,偏好股权投资。他们不强调投资收益较低的资产类型,比如债券或者大宗商品。理由是流动性会导致收益率的降低,如果不追逐流动性,这些资产可以投资得更有效率。
戴维-斯文森认为公募基金行业是以利润为导向,但是在盈利动机和受托责任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冲突,因为服务提供者的利润越高,投资者得到的收益就越低。公募基金公司积累的资产规模更大,收取的费用更高,自然赚的钱更多。而高费用与投资人创造高收益的目标直接冲突。所以一次又一次发生的情况是,基金获得了盈利,但是寻找收益的投资者却输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基金的统计数据都是有幸存者偏差,过去的年份中有许多的公募基金都关掉了,再也看不到了。有些是把业绩非常差的基金合并到业绩非常好的基金中,好基金并吞烂基金,这样公募基金公司就没有烂基金,全部都是好基金。另外一个原因是个人投资者的错误投资方式。个人投资者倾向于购买那些有良好业绩的基金,他们追逐收益,但是在后来基金表现不好的情况时就会卖出。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高位买入低位卖出。而且目前表现良好的基金在未来也不一定能够表现的出色。
大师三:约翰博格(指数基金之父:创立先锋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个低成本低费用的公募基金,长期来看,指数基金战胜了绝大多数的主动性基金。他的一个想法是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绝对不可能战胜市场,因为投资者整体本身就是市场。
指数基金之所有能够在投资工具中胜出,就是因为成本的复利效应和费用的复利效应。而普通的基金公司在盈利的时候,从你的股利收益中拿走一半付给他们自己作为管理费用。整个基金行业向基金持有人收取的费用占属于投资者股利收入的60%,有时候是100%,甚至有时超过100%。
一直持有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最终可以轻松地拿到市场的平均业绩,赚的最多的不是钱,而是钱,是生活。不做频繁交易,不天天折腾,给你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让你更多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