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忆录插播一条今日消息
去访学大概有着落了!
这中间很坎坷,我回头想了想这件事,觉得我好幸运!但一切幸运的有迹可循。
我想起来之前看《世界尽头的咖啡馆》中的一句话:”其实,他们大多数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运气好不好。他们只知道,当为实现存在意义而努力时,幸运的巧合就会自然出现,他们管这个叫顺其自然。”
一开始呢,是想去新加坡的,那个是我第二次申请了,还是没选上。同期发布了去日本的通知,这个要交点钱,而且地方不是特别喜欢,自然没有多考虑。但我一个同学想去,问我去不去,想一起,当时才留意了一下,想着新加坡去不了再说吧。之后辅导员通知我新加坡优先大四了,明年就是我。于是我以为一切到此结束。知道日本申请前最后一天,辅导员问我,日本那个申请没,说那个希望挺大的也不错。所以我草草填了材料卡着点交了。
后来去办护照,一路坎坷,出入境去了得有五趟了吧,一堆莫名其妙的材料,问老师也没人知道,打电话听老师的意思想把我砍掉了,也可以理解毕竟不能因为一个人影响全体进度,加上我对日本这个项目积极性不太高,又临近考试,想着明年还可以去新加坡就有点摆烂。
今天是出发前会议,老师来叮嘱一些事项,听了安排其实真的挺不错的。安排了京都大学的老师上课,可以交流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还可以参观著名日企,顺便有空也能去逛逛景点。还有和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一起去,旅途中可以交流不少东西,我觉得挺难得的,一切都挺合适,只差一个护照,我觉得必须搞定!
所以结束会议,立马去找三方老师当面沟通,接着去找院长,一层层搞好了所有材料。这个过程说起来轻松,其实有不少的基地。
记得大一上完大学化学,就有进课题组的想法,那时没多想,找了自己的任课老师谈,也就是现在的副院长,分管日本项目。当时,我觉得不公平,他没有考核我任何东西,只问了我从哪里考来,我说青海,他就对我有了偏见,最后只说先打好专业课基础,也就婉拒了我,并收了另一个河南来的竞赛学生,我也主动去认识了,并一直保持联系。
虽然他没收我,但我前两年过节过年也会给他发消息,所以他一直记着我吧。今天行前会议,他看到了我,结束居然还找到了我的qq,跟我说“祝我日本之行愉快,学有所得!”
然后另一位老师,之前想砍我的,觉得我一直操心这个事,不想放弃,于是也帮我搞起了材料。也了解到,这一届给了大三更多机会,同时现在管国际化的副院长正是当时想去日本交换联系的系主任老师,所以一切都好办了起来。
“我说,这是很好的机会,我们西北的小孩也想出去看看,所以这个护照必须给他办下来!”
至此,一切就绪,并且有老爸助力,快是尘埃落定了。
这个感觉就是,当你认定一件事,不顾一切去做,身边的人都忍不住想帮你一把,好运就来了。
为什么我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如果没有大一勇敢去找老师沟通,即使失败了,现在这个老师也不会记得我。
我有个同学算是认识的人里思想很前卫的,因为他十岁随他爸爸去美国呆了一年,感觉和身边的小孩挺不一样的。她给我的感觉是,很自信,很大胆,会抓住一切机会和资源,完成自己的目标。
我问他,怎么了解一个老师,他的研究方向,他的人品作风,我想要学技能,想做项目,想写论文,怎么跟他说?
其实到现在,快三年了,我确实成长了挺多的。越来越大胆。
我是这个访学项目开办以来,第一个西北三省的学生;和师姐做的项目,我认为有我一份功劳,所以申请了专利;主动跟任课老师表达我的诉求,多混眼熟;以及马上打算找一位老师指导我写一篇论文......总之,一切都更加游刃有余了。
我认为我一直是个思想先行者,我的思想领先绝大多数同龄人,在听到同学室友焦虑一些问题,考虑一些事情时,我发现这些东西我很早就想到过,考量过,很早就意识到。但其实有一大部分,想到没去做,我把做这个动作想的过于复杂了,想的太周全了反而难以实践了。但现在,我想的简单一点了,也更大胆勇敢了,于是慢慢做出了成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高中瓦老师告诉我的,一直记得。一直想着的事,不管再胆小,总有一天会逼迫自己突破舒适圈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