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开篇旁白云:“佛经里记载,这个世界上,有五种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肉身之眼,晦暗不明,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你看到的,你相信的,真的存在吗?”,镜头直转,男孩所拥抱的那个女孩,在高镜下显现“原我”,男孩不见 ,女孩亦不见。
相信、存在与真实,是我近一年来的人生课题,我常常被悬置的中空,头不顶天,脚不落地,双手握不住近人。解我疑惑,止我所思之焦虑的是那一件又一件,解而不复发的事件---看不见,摸不着,思不透,以及那些带我入眠黑暗和后续的无尽疼痛。
准确度,不知何时渗入血液,成为我价值的标榜,就像等成绩的孩子,时常渴望着高分,后来我把这个比喻为:“渴望的欲望”,能在里面迷失,也能在里面觉醒。不可否认,大多会迷失自我,挣扎、怀疑、错误、失信、得失……就像枷锁扼住咽喉,喘息不得。
或自负或低微,时常诚惶诚恐,心绪乱如团麻,又经常泰然自若,情感平如地线,这极度不平衡的状态,将造就怎样的“我”,我不得而知。
尝试在书本上寻找方法,在论坛中寻找类似,生活里寻找答案,在路途中得到结果。
懒惰使然,很少去书本探究。偶尔体验虚空的妄想,是在某日暖阳的余晖中。无意点开推送话题“盲人看到的世界是一片黑暗吗?”。某位知友回答“其实可以试试,用双手捂住双眼,然后放下一只手,感受被捂住的那只眼睛,那就是盲人世界。”不知为何,忽然欣喜,感觉内心追寻好久的某个答案即将呼之欲出。
立马蒙上双眼,去感受到的那一片黑暗,是我对所视世界的遐想,与之相比拟的是阳光、棱镜、山与雪,感觉不对;放下一只,若隐若现,近视眼视角,不对;换下另一只,或明或暗,斑斑点点的生理性视线,仍然不对。不禁懊恼,继而转向,面向太阳,重复动作,在放弃之于,它终于出现了---虚空或无,我把它描述为:瞬间对实物拥有的空间感,属于实有实无的状态。
总之,开心到走路都蹦蹦跳跳,不知道是不是对开心到蹦的全解。逾过被激动快乐包围的那时的当下,而后的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大概是太阳落下的原因。兀自记当时因见虚空的瞬间,想到无明、想到虚无、想到虚有、想到虚幻、想到真实……无意破明,虽极短暂,却也极好。
这是自成其乐的世界,也是孤独的世界。
某日夜幕,独自撑伞走过被黑夜笼罩的小道和混合着不知源头传来的独属于未知世界味道的昏暗走廊,雨伞轻放,独自开花。待事毕而返,再撑起时,那雨伞之下避雨之人不再独属于谁,抬头一看,内里料黑如夜空,顿悟,这便是自创的小宇宙,有风有雨有温度也有他,何其欢乐。看吧,至少现在,这是谁都看不懂的小事……又想问自己,孤独吗?
想到某日,大言不惭的话语:“如若必当孤独至极,方可救度,那便孤独至极吧,是生我之所意”,还未到极致,已然泪眼娑婆。因此种种,失去过朋友,阳光下抹过泪,夜晚失过声,也因此种种,开怀。
哥哥又说“该来的,还是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