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陪儿子上篮球课,上课过程中,儿子对着后面的小朋友扮鬼脸,逼迫的小朋友往后退了好几步,小朋友的家长看到后,过去对我儿子轻轻推了一下胳膊,示意他不要对他儿子那样。我一直在一旁低着头看书,没看到我儿子对小朋友的样子,抬头正好看到对方家长对我儿子的动作,儿子表情带着诧异和惊讶,略微还有点尴尬和害怕。我心里紧张了一下。对方家长坐回座位上,我好奇的问对方发生了什么?对方跟我描述了上面的情景,当然对方的话语中带有批判和对我儿子贴了标签。我冷静的回复对方:“我儿子并不是恶意的,我很了解我儿子,这是他与小朋友互动玩耍的一种方式。” 听到这些,对方家长停止了说话。我就当做理解了。
回家的路上,我跟儿子聊起就此事,儿子完全不知道对方家长为什么弄自己胳膊,他没意识到之前对小朋友的表情和动作引起了对方家长的不满。当我说到对方家长跟我表述的内容时,儿子很好奇我怎么跟对方家长说的,我告诉儿子:“妈妈告诉对方,我儿子不是故意的,这是他跟小朋友互动的一种方式。”儿子好奇的问:“那对方又怎么说的?”我说:“对方没说话,应该理解了吧。” 我隐约听到儿子松了口气。我感受到了儿子因为妈妈对他的理解感到放松和被接纳。我趁机又补充到:“这就是妈妈为什么看到你对着别人比划奥特曼时会阻止你的原因,因为对方会感觉很危险,会害怕,别人的家长就会批评你,妈妈就很难过。” 他回复我:“哦,我知道了。” 我感受到儿子这次真的听进去了。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接纳孩子,在别人误解儿子的时候,妈妈能站在儿子一旁为儿子解释,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纵容,而是被理解,被看见,被信任!我原本以为,阻止儿子做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为才能最终解决问题,这样非但没有达到效果,反而更变本加厉的刺激到儿子想做的欲望,并且破坏了亲子关系。其实,回过来想想,儿子的这种互动方式并不是每次都惹来麻烦,有的小朋友就真的喜欢,家长也真的理解。回归本心,替儿子说出他所表达的本意,这才是妈妈应该做的,而非站在成人的世界里,为了“面子”抹掉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