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茵
今天有幸,听了吴芸校长《立德树人——百步之子养育行动》的讲座。
在吴芸校长的讲座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儿童评价”改革部分。吴芸校长提出“儿童评价”理念是突出发展,体现过程,注重激励,尊重差异。目的是为了促进完整儿童的发展和鲜活的成长。从等级评价到到达度评价,从终端评价到综合评价,从竞争对比到认可自我。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机制对孩子而言是很好的。
在过去的观念里,评价依赖的是定期的、统一的对孩子进行标准化测量,从而区分好坏是非,分出高低。其实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这种评价观显现了不少的弊端。首先,它忽视了孩子是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特点和速度,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的测量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做出客观的评价。第二,它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
而今天我所听到的儿童评价,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它关注到孩子的更多方面。在日常操作中,我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年龄班的孩子的不同活动,记录下孩子有典型性的行为,积累不同层次的作品,为教育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可以用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价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以强项带动弱项,促进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还有,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它是一种神奇的润滑剂,使孩子的学习过程顺畅,让教师的教、与孩子的学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反之,则阻碍孩子的学习。所以在评价过程,重视孩子情感的发展。
除此以为,家长的评价也应该成为儿童评价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在评价一个孩子的时候,应该与家长多沟通,了解孩子离开学校后的表现,也让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孩子的评价中来。
时代不一样,孩子的发展要求不一样,那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也应该不一样,固守成规是不行的,我们要与时俱进,在教育实践中寻找最合适的方法,给孩子最正面最全面的评价,正确对待不同个体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