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练,让我们奔向幸福
——出演“2018年蒋湾村首届春晚”侧记
我的父母生育我们兄弟六人,全家每年都在一起过春节,好生热闹。和睦温馨,孝道仁义,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这年村里举办2018年蒋湾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春节即将到来,村里筹办联欢晚会的场面非常令人喜出望外,精神振奋。晚会现场是村里的戏台,就在我们家门口,张灯结彩,甚是喜庆。在这种浓厚的氛围影响下,父亲与大哥对于在春晚上能上一个节目的愿望非常强烈。理所当然认为我们一大家子理应在春晚上要有一个出彩亮相的节目。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大家就曾经讨论过需不需要编排个节目出演春节晚会,因为这次是村里的首届联欢晚会,意义重大。但终因平时大家比较分散,未能达成统一共识,于是不了了之。腊月二十六晚上,我回到家,父亲与大哥希望孩子们出演节目的愿望再次被点燃,于是极力怂恿我带领孩子们上报表演节目。我内心为孩子们做表率的愿望也被点燃,于是内心砰砰直跳。
我们的节目,腊月二十七开始筹备,二十八上报节目并被采纳,二十九正式排练一天,三十晚上演出。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特别是演出结束时的造型与创意,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我们的节目《快乐的一家人》,以课堂的形式为大家呈现。我演老师的角色,孩子们扮演学生,由我的女儿,儿子,侄子,侄女他们组成,并统一着装校服,煞有其事。节目结束后,包括我的父母,全家上场,摆出二十三人强大阵容,声音洪亮,给现场观众拜年,祝各位父老乡亲:年年有今日,岁岁有此时。幸福与日月同辉,健康和天地共存。同时以条幅和横幅的形式进行呈现。顿时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呈现欢乐的海洋。我们全家每个人脸上也洋溢着幸福。
2018年蒋湾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们村以及我们家来说意义都非常深刻。在这次演出活动当中,准备是仓促的,演出是精彩的,效果是震撼的,花钱是颇多的,荣誉是满载的,感慨是值得的,收获是幸福的,是我们全家进行的一次精神之旅——《一路奔向幸福》。
为了这次的成功演出,虽然只有短短三天的准备,在这三天准备当中,心历路程却是曲曲折折。腊月26晚上我们到家,家人们围坐在餐桌旁叽叽喳喳谈论着要不要上报节目的问题。大哥和我的爱妻尤为上心,但我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认为他们说说罢了,图个嘴上快乐。翌日早上,在我洗脸的时候,父亲也在一边用水勺舀水洗漱,一边随意地说,又像是一种吩咐:“我们家最好也要上一个节目。对我们家来说,应该是很有意义的。”看似轻描淡写,于我而言,也许就是一种嘱托,更是一种期盼。于是我渐下决心,将带着孩子们出演一个节目,管他好歹,努力了,无怨无悔!
我们准备演的是一个四川方言段子,需要一个人扮演老师,几个孩子扮演学生。于是,扮演老师的角色落在我身上了。扮演学生的角色当然就落着孩子们身上了。初定人选是:大哥的儿子蒋云濛,二哥的女儿蒋芝涵,三哥的儿子蒋云杲,六弟的女儿蒋乐情,我的女儿蒋湉湉,儿子蒋云锴。平常我大哥最有话语权。小孩子的思想工作,一般都是由他来做的。可是腊月27这天上午,大哥有事去韩湾村,没有人组织孩子们进行训练。眼看这件事要黄了,于是我的妻子与六弟以及我自己就率先发动起来,把蒋芝涵、蒋云杲、蒋乐情、蒋湉湉、蒋云锴组织起来在我家三楼进行演练。除了五个孩子,还有妻子、六弟、三哥都一起加入到了扮演学生的队伍当中,目的是增添气氛。演练现场,甚是火热。演了几遍过后,大家都觉得我演得不像,于是就让我妻子和六弟都上来演了一下。说来奇怪,演第一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比较像,演着演着就觉得不像了。通过演练,让我们发现只有当我们真正去演了才知道演的难度有多大。妻子与六弟上台演了一下,深深感觉到上台表演是难度很大的。后来妻子主张上报节目的声音居然变得小了,这就是知难而退吧。其实最困难的是,蒋云濛的是否愿意上台的问题。因为蒋云濛在众兄弟姐妹当中是最为腼腆的。为了促使他能够上台,我们合议让他自己的姐姐蒋灯平以及比他长几岁的二哥的儿子蒋云昆一起上台,这样一来,既能达到全部上场的效果,又能从侧边促动蒋云濛鼓足勇气上台。
下午,我们放在隔壁六弟的二楼进行排练,把蒋云昆叫来了,大哥把蒋云濛也叫来了。蒋云濛始终不肯上场,甚至对他爸爸说:“不要逼我!”因此我们就让他坐在一边旁观。这次排练比较隆重,由于蒋灯平还没有到家,蒋云蒙旁观,于是大哥、三哥、六弟、我妻子一起参与到学生的排练当中来,以营造气氛。排练现场好生热闹。排练几遍下来,我这老师的角色总是演得不好。在大家的建议下,因侄子曾与四川人同学,就由他来试演老师。第一遍,很有点味道,可是演着演着,就没有那么像了。晚上,我们再次排练,蒋芝涵是被大哥从床上叫起来参加排练的。蒋云濛仍然坐在一边旁观,大哥也实在无奈,也做好了他不上场的心里准备。
腊月28凌晨,我早早的就醒了。脑海中不断地思考:到底要不要上报节目呢?到底能不能把这次节目演好呢?蒋云昆到底能不能扮演好这个老师呢?为了做两手准备,万无一失。我就在脑海中反复的背台词,进行自我演练。演练几遍,场景逐渐熟练,自我肯定也逐渐增强,渐渐地,全身充满了自信与激情。
上午我们准备演练。可是蒋云昆却去乐平了,看来让他演老师的计划该是泡汤了。罢了罢了,还是我自己亲自演老师吧。蒋云濛虽然来了,但还是坐在一边。不过从蒋云杲的口中得知,蒋云濛说过,如果蒋云昆哥哥上场,他就上场。于是我心里就有数了,只要蒋灯平与蒋云昆上场,蒋云濛是没有理由不上场的。这样一来,我就确定由他们兄弟八人全部上场扮演学生,以增加演出的分量与阵容。这样一来,心里已经有了一点数,八九不离十了。下午继续排练,有点样子了。下午3时45分,我去春晚节目组负责人蒋冬冬处申请上报节目,并要求他前来审查节目。下午四点半左右,蒋冬冬到我家里现场审查节目。我们表演完以后,他肯定了我们节目形式,但对我们节目内容做出了一些增改与修改的意见。最后蒋冬冬对我真诚地说道:“你们的节目肯定是可以上的,但需要做点修改。我相信你的能力!”不愧是做老板的,听完这番话后,让我有深深的使命感,心想一定要把这个节目排练好。五点半左右,蒋冬冬通知我去筹委会召开节目协调会议,并最终落实了节目名单。这个会议让我深深觉得:这鸭子已经赶上架了,必须全力以赴,排练好,不能辜负了蒋冬冬的信任,也不能丢了自家的颜面。晚上我就抓紧时间进行节目内容的增改与调整,以及酝酿节目上场与退场的造型与设计,并设计条幅,多方联系广告店制作。
腊月29早上,我早早起了床,眼看着到时间了,节目还没有最后成型。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成败就在这一天了。首先是把修改好的稿子发给节目组负责人蒋冬冬审稿。其次,安排六弟到鄱阳去取校服,顺便把这天回娘家的蒋灯平接回来。再次,设计好横幅与条幅,确保广告店一定能做好,并安排好当天取回,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有差池,以便当天晚上进行补救。同时,这天还安排妻子上街去采办做团年饭用的食材,因为我们全家二十多个人是在一块吃团年饭的,从大哥到六弟依次轮流操办,这一年轮到我家操办。把这些事务安排停当后,我和大哥就开始组织孩子们进行演练了。
看来孩子们是很聪明的,知道这次演出势在必行了,都比较配合。之前蒋云濛是最腼腆的,每次都是坐着边上旁观,今天也顺势顺水的,正式坐在位置上参加排练。蒋芝涵之前也总是闹别扭,经过大哥的规劝,这次表现也很是依顺。我们首先排练的是出场部分。在排练过程当中,我发现孩子们很多人都是穿的拖鞋,严重影响了我们排练的效果。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提高排练的效率,于是我要求大家去换鞋子。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情况发生了意外,不是别人,而是我的儿子蒋云锴。蒋云锴也算是腼腆之人,在之前的排练当中表现就不是很积极。平日里,他的事情都是由他妈妈说了算。我说的比较少,所有对我说的话总是要打点折扣。可是在今天这样的情势下,容不得任何人不配合。因为第二天就要上台表演了,可现在节目的最后成型,心里还没有数。可以说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可是儿子哪里懂得这些?要求他们去换鞋子,他却不紧不慢,简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集体主义思想非常薄弱。我就回到房里再三要求他赶快换好鞋子准备排练,可是儿子冷不防冒出一句:“你又想和昨天一样吧?”这让我气不打一处来。头一天也是因为玩手机,没有及时过来排练,导致闹别扭不愉快,最后是他妈妈好言劝他来参加排练的。这明明就是一种威胁。
于是我与儿子在言语上发生了有史以来的最严重的冲突。大哥闻讯跑来,进行劝阻。我就借此离开了房间。不多久,大哥就出来了,儿子随即也逃离了房间。这是最严重的一次言语冲突,约莫两三分钟,我担心儿子会跑远,于是下楼去找他。找了一遍,结果没找到,瞬间神经质的想到:不会跑走了吧?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经让自己养成了这种神经质的思考习惯。马上大喊,让大哥、三哥、六弟帮忙寻找。旋即又想到:应该不可能会跑走。于是重新找了一遍,发现儿子躲在卫生间。又马上通知他们不要再找人了。只要人在就好办了,我咚咚的心慢慢静了下来。心想:孩子他妈走了,这次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有个结果,不能让儿子太任性。我这样纵容下去,一定会害了孩子一生,也将会给我们不良的父子关系埋下种子。与其让我们以后尝苦果,不如今天做一次敌人。我叫他出来,他就是不出来,因为这个门是不能栓上的,他就一直在后面抵着,我推开了几次,都被他关上了。我左思右想,儿子今年才13岁,不能由他任性,否则今后怎么办?可是儿子呢?会怎么想呢?其实孩子是无辜的,他只坚信:自己没有错!而这一思维习惯来源于平时的教育,缺少换位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家庭教育还是很失败的。
当我决定最后一次一定要推开这扇门的时候,儿子也在本能地拼命地抵住这扇门。于是我与儿子之间第一次发生了肢体上的冲突。伴随着冲突,我们互相咆哮了起来。大哥闻声赶来,一步冲了进去,抱住儿子上身往后一推,儿子一个趔趄,坐到了身后的盖了木盖的米缸上。大哥顺势抱着儿子的头佯装往后撞。一边大声喝道:“你还打你爸?他是你爸!天天教你们做人,你学的哪里去了?”我站在门口,看着眼前的儿子,既觉得可怜,更觉得可气!“子不教,父之过!”让我觉得深深忏悔。儿子对父亲的敬畏心不够,最终应该是父亲的失职之过。
其实一切的一切,孩子是最无辜的。为了消除此次事件的不良影响,下午我及时主动与儿子说话,让他充分地意识到爸爸对他的爱,导致这样的事情也是情非得已。其次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把这一次事情彻底沟通好,与孩子一道分析在这次事件中谁是谁非,承认各自的错误,吸取教训,防止下次事件的发生。再次对儿子的要求,从小事开始,让儿子对父母产生敬畏之心,同时自己在很多事情方面也做到严格律己、以身作则,给儿子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尽量让儿子无可挑剔。
这天上午因为发生这件意外事件,排练被终止了。时间不等人,下午,随着蒋灯平的到来,全体演职人员到齐了,正式排练拉开了帷幕。儿子虽然上午脸上被蹭破了皮,下午我主动跟他说话,关心他。下午的排练,他也没有闹什么情绪,比较配合。为了提高排练的效率,下午的排练,我们改在了的楼顶上,这里比较宽阔。孩子们排练都很认真,大哥在一边监督。在这次排练当中有两个重大的收获。一个是排练的过程当中由全体成员共同研讨,临时在节目当中加了一个环节——扔纸团。这既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另一个是在排练的过程当中我产生了灵感:是不是可以设计全家人上台向观众拜年的环节与造型?我讲明意图,然后由全体孩子进行表决是否需要每个人的爸妈参加,结果多数人一致通过。正是因为这一设计与造型,配上我们设计祝福语及条幅,将晚会推向了一个高潮。
这一设计与造型的节目图片,被蒋良善老师收入了美篇《田野上的春晚》,一时广为转发,点击率达三千之多。同时,我也收入制作成美篇《“中国梦 蒋湾梦”——2018年蒋湾村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掠影》,点击率也有两千之多。《乐平之窗》与《江南都市报》都争相转载,一时名声噪起。
经过全家人员的努力与配合,二十九的晚上,我们完成了节目的彻底彩排,并已做到了胸有成竹,等待大年三十晚上的正式演出。
这次节目的准备,虽然只有三天的时间,但让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颇为曲折的心历路程。让我们一家收获了浓浓的幸福。父母脸上增添了笑容,兄弟妯娌们获得了骄傲,孩子们经过了历练,体会了集体概念,增强了团队意识,增添了成功体验。这让我进一步体验到当初的决定是无比正确,所有的努力与付出,无怨无悔。历练,让我们奔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