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本关于棉花糖的书
2017年11月第一周,第一个周日的晚上,当儿子做完作业后,我们一家三口愉快的聚在了茶几旁边,而儿子也催促着我赶紧泡上茶水,还点名要菊花茶。我问他为什么是菊花茶,他说这个不浓,好喝,说我其它的茶叶太苦了。
这就是年龄和环境不同带来的差异吧,我小时候从来不敢要求什么,父母给我什么我都会接受,即使不开心,我也会拿下它。就像这茶,小时候我只喝过茉莉花,觉得那就是好东西了。有的喝,为什么还要提出不喜欢,或者我喜欢什么呢?
看着儿子那笃定的眼神,我忽然不想给他菊花茶,我告诉他家里没有菊花了,就和我喝一样的,其实我只是想让他知道,有时候要学会去承受任何事物,而不以自己喜好为目的的选择。
也许是我考虑得多了,反正我只是想这样去影响儿子的一些思维和决定。不要觉得现在的自己,可以肆无忌惮的提出任何理由,只因为万份宠爱于一身。
我爱人也从她给儿子买的数百本书里找了一本书《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听着名字我觉得儿子会喜欢,因为他爱吃糖。而且爱人还告诉儿子,这里面有红色、绿色、蓝色等等各种颜色的棉花糖,也许是棉花糖的刺激,也许是儿子就是喜欢听书,或者说他想要喝茶了,总之他开心的接受这样一场有着特殊含义的读书会。
爱人读书,就是喜欢简单的读,然后找到一个点,立即引导儿子进入那个情景中,而儿子听得也颇为认真,他感兴趣的地方,还会不时提问。
尤其是讲到棉花糖实验的时候,儿子也来了兴趣。至于书中是如何写得,我不想详细的描述,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找介绍看下。简单的说下这个实验,也就是棉花糖实验,其实这个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中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棉花糖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曲奇、饼干等等,要求一样在密闭的空间只要可以面对自己喜爱的食物坚持15分钟不吃,就可以得到双倍的食物奖励。
对于这个实验,小孩子会如何选择,毫无疑问是两个答案,不吃和吃。而儿子坚定的说她可以不吃,对于这个答案虽然我不相信,但我也不想揭穿他的虚荣心,就让他这样吧,终究会有一个真实的事情触动他,让他真正的明白做选择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选择不可怕,可怕的是要坚持选择后需要承担的一切后果。这需要你的自信心,也需要你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貌似这样的问题没有困住儿子,儿子却反问了一句粑粑麻麻你们会怎么选择。是啊,当我们站在父母的位置去发现孩子问题,甚至我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去改变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在放在了火上,这份炙热会让我们迷失也会让我们暴躁,这才是家庭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啊。
那一刻我没有思索告诉儿子,我会吃掉他,同时我也告诉儿子,你看在这个问题上你就比爸爸要厉害,你学会了忍耐,而爸爸做不到。因此你一定会比爸爸还要厉害,所以你要保持这样的状态啊。而儿子自傲而骄傲的点点头……
我觉得我们作为父母太多了指责,而真的欠缺了引领。台湾的教育、国外的教育都有很多好的例子让我们学习和分享,我们看了太多,听了太多可在使用上却全然不看说明书。就如同当下你买回任何一件电器,你会看说明书吗?很多人不会,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你才会想起,有个小本本,上面写着几个字使用手册。
我们的后知后觉,才是可怕的遗传。我们不应该让孩子继续受到这样的侵染,应该让他们明白为了更大的目标,学会忍耐和等待。
第一天的半个小时很快,在这第一天里,我主动拿了本子,记下了几句,我的感悟。而儿子只出了耳朵。这第一天很快,儿子也很兴奋,可我能预见到未来也许会有一天,这个读书会会间断,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还真快。
而当我在本上记录文字的时候,儿子只是看了一眼,这一刻,我还真不知道这小家伙在想什么?在此我也只能揣测他,是不是在想下次我也记录,这样不会被老爸找茬。也许是一中不屑一顾,这样的内容还需要记忆吗?总之,我是不知道他想什么,也许他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才会告诉我一切的答案吧,我最怕听到的答案应该就是,嗯,我忘记了看过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