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
书传之论讳,然亦有不可通者。先伯祖有《与卢抱经学士论讳书》及《书讳辩后》二篇,极赅博精核,爰敬录之。
〔试注〕
1、先伯祖:梁玉绳。
2、卢抱经: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一作绍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抱经,晚年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原籍余姚,迁居仁和(今杭州)。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广东乡试正考官、提督湖南学政等职。三十四年,乞养归故里,曾先后在江浙各地书院主讲经义二十余年,以经术导士。
典故灵前焚帖
卢文弨有汉《张迁碑》,拓技甚工,秦涧泉爱而乞之。卢不与。一日,乘卢外出,入其书舍攫取而去。卢归知之,追至其室,仍夺还。未半月,秦暴亡。卢适奠毕,袖中出此碑,哭曰:“早知君将永诀,我当时何苦如许吝耶!今耿耿于心,特来补过。”取帖向灵前焚之。
3、赅博:gāi bó,意思是渊博。
4、精核:这里是深通的意思。
5、爰:于是。
《书》云:“伻来辱书,是前月十日所发,毗陵至杭,仅六百里,奚迟滞如此。承示古人生不辟名,卒哭乃讳,引据精核,先生之论详矣。然窃有疑焉。即以天子诸侯言之,周襄王名郑,而不闻郑国改封。鲁废具敖二山,而有公孙敖。卫襄公名恶,而其后有大夫齐恶,何以不讳?齐有昭公,而其兄孝公名昭。宋有成公,其孙平公名成。举谥则犯名,讳名则废谥,宜何如讳?且有子孙与其先世同名者,高圉之父名辟方,而孝王名辟方。厉王名胡,而僖王名胡。晋惠公名夷吾,而灵公名夷皋。郑武公名掘突,而厉公名突。蔡文侯名申,而昭侯名申杞。桓公名姑容,而文公名益姑。莒渠丘公名朱,而犁比公名买朱鉏。若夫武王,一代之宗也,而卫有公叔发,郑有公子发。伯禽,不祧之君也,而有柳下惠展禽。兹舆期,莒之祖也,而后世有兹㔻公及展舆、庚舆。季胜,赵之祖也,而春秋有赵胜,战国有公子胜,平原君亦名胜。陈完,田齐之始祖也,而陈成子有兄曰完。凡此岂得援舍故讳新之例,以为词耶?又有以祖父之名为氏,如《杜世族谱》、《郑氏族略》所载者,则祖宗之名,世世不可复讳,亦不必入门而问矣。是皆愚昧所未解,愿先生再诲之。”
1、伻来:bēng。使者带来。
2、辱书:谦词。承蒙书信。
3、毗陵:常州及附近地区的古称。
4、奚:文言副词。怎么;为什么。
5、辟名:避名。
辟通“避”。回避,躲避。《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6、周襄王:(?–前619),姬姓,名郑,周惠王之子。
7、鲁废具敖二山:鲁国的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二山的山名。
8、公孙敖:庆父之子孟穆伯。
〔附〕公孙敖好色。《左传》:穆伯娶于莒,曰戴己,生文伯,其娣声己生惠叔。戴己卒,又聘于莒,莒人以声己辞,则为襄仲聘焉。冬,徐伐莒。莒人来请盟。穆伯如莒莅盟,且为仲逆。及鄢陵,登城见之,美,自为娶之。仲请攻之,公将许之。叔仲惠伯谏曰:“臣闻之,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寇犹及人,乱自及也。今臣作乱而君不禁,以启寇仇,若之何?”公止之,惠伯成之。使仲舍之,公孙敖反之,复为兄弟如初。从之。
9、卫襄公:卫襄公,姬姓,卫氏,名恶。卫国第27代国君。他是卫献公之子,卫灵公之父。
10、齐恶:卫国大夫。《春秋》记有事迹。
11、齐昭公:姜姓,吕氏,名潘,谥号为齐昭公。齐国的第十九任君王。齐桓公儿子。齐孝公异母弟弟。
12、齐孝公:姜姓,吕氏,名昭。齐国的第十八任君王。
13、宋成公:子姓,宋氏,名王臣,宋襄公之子,宋国第二十一任国君。
14、宋平公:子姓,宋氏,名成,宋共公之子。宋国第二十六任国君。
15、高圉:姬姓,公非之子,黄帝的第十三世孙、帝喾的第十世孙,周部族首领、周王先祖。
16、周孝王:(前937—前886),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周孝王。周穆王姬满子,周恭王姬伊扈弟,周懿王姬囏叔。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在位6年。
17、周厉王:姬胡(前904―前829),西周第十位君主,谥号厉王。
18、周僖王:姬胡齐(?―前677),东周第四任君主,谥号僖王(一作厘王)。
19、晋惠公:(? –前637),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之子,晋文公之弟,春秋时期晋国第20任君主。
20、晋灵公:(前624―前607),姬姓,名为夷皋,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
21、郑武公:(? ―前744),姬姓,郑氏,名掘突,周厉王姬胡之孙,郑桓公姬友之子,周宣王姬静之侄。春秋时期郑国第二任国君。
22、郑厉公:(?–前673),姬姓,郑氏,名突,亦称公子突,郑庄公次子,郑昭公异母弟,母雍姞,春秋时期郑国第五位第五任及第九任国君。
23、蔡文侯:姬姓,名申,蔡庄侯子。
24、蔡昭侯:(?–前491),姬姓,蔡氏,名申(一作甲),蔡悼侯之弟。
25、(杞)桓公:姒姓,名姑容,杞德公之子,杞成公之弟。
26、(杞)文公:姒姓,名益姑,杞桓公之子,杞孝公之弟。
27、莒渠丘公:己姓名朱。
莒国为东夷国家,无谥号风俗,国君的称号并非谥号。
〔附〕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楚)、吴”。
28、莒犁比公:己姓名密州。《春秋·襄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密州、左傳作买朱鉏。《左传》:“莒犁比公生去疾及展舆,既立展舆,又废之。犁比公虐,国人患之。十一月,展舆因国人以攻莒子,弑之,乃立。去疾奔齐,齐出也。展舆,吴出也。书曰:‘莒人弑其君买朱鉏。’言罪之在也”。
〔按〕密州、买朱鉏,一说音转,实在是扯淡。必有一个是错简或传抄错误。
29、公叔发:公叔文子,即公叔发(公孙发),又名公叔拔,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卿。卫献公之孙,成子当之子。前544年,吴国的季札访问中原各国,见到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前504年,鲁定公攻打郑国,回国时阳虎让鲁定公、季桓子、孟懿子直接从卫国的南门进,东门出。卫灵公大怒,派弥子瑕追击,公叔文子劝阻。公叔文子家资富有,卫灵公非常贪婪,想把公叔家的财物据为己有。前497年,公叔文子去世后,其子公叔戌被卫灵公驱逐到鲁国。
30、公子发:(?–前563),姬姓,名发,字子国,是郑穆公的庶子,子产之父,七穆之一国氏的始祖。
31、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称“鲁公”。
32、不祧之君:祧,在古代特指远祖的庙,古代的帝王们在开创了基业之后,往往会把一些远古祖宗的神主,将其迁到了远祖的庙里去,这种行为也被称作是迁祧。又规定祧庙里只祭祀到四位先祖,即肇祖、兴祖、显祖、景祖,以这四位先祖去代表所有远古的祖先进行祭祀。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设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为七。庙满了之后,需要把一些同现任皇帝血统较远的给祧出去,当然太祖之庙是不能祧。剩下的先主中,如果有一位做出了巨大的功绩,自然也不应该将其祧出去。所以所谓的不祧之君,对于一位帝王来说是莫大的容易,是对其功绩的认可。
33、柳下惠展禽:展禽,姬姓,名获,字季,又字禽,柳下(今宫里镇西柳村)人,谥号惠,后人尊称柳下惠。春秋时为鲁国士师,掌管法典刑狱。
34、兹舆期:己姓,名兹舆期,莒国始祖。三皇五帝中的少昊之后裔。
35、兹㔻公:己期。㔻同丕。大也。
36、展舆:莒废公,己舆,前542年在位1年。
37、庚舆:莒共公,己庚舆,前528年—前519年在位9年。
38、季胜:嬴姓,是少昊、蟜极、伯益的后裔,商朝纣王的大臣蜚廉的二儿子。《史记·赵世家》:“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
39、赵胜: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为邯郸大夫赵穿之孙,赵旃之子,属于晋国赵氏的旁支邯郸氏。
40、公子胜:赵敬侯之子。《史记·赵世家》:“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
41、平原君:赵武灵王子。战国四公子之一。
42、陈完:陈完(前705–?) ,田姓始祖。陈国(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人,春秋时陈国陈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陈国灭亡后逃到齐国,为避姓改为田氏。其后裔中有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