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望乡》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在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出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得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应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诺,你说,福田村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好诗拙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误以为这首诗叫“在落马洲”。都怪这个地方太能表意,落马之所,闻之就该下马遥望故乡,何况长久伫立。
1979年3月,洛夫在其好友余光中的陪同下参观落马洲边界,远远遥望祖国边界,青山隐绕,自然进退彷徨。这首诗开头只有两句,“说着说着”,仿佛事情的发端从平常开始,诗人与好友畅意相谈,不经意发觉“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正是因为这不经意,才会有感情滋生得突然与霹雳。落马洲起雾了,朦胧中家国万里,暮云遮断,望远镜里故土青山压面而来,怎不心惊胆战。这一段有两个细节描述尤其生动,“手掌开始出汗”、“令人心跳的程度”,所谓“近乡情更怯”,大抵也是紧张到这般程度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表达——“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内伤本是医学范畴的词汇,用在此处,是比喻,却比比喻更贴切。那严重的思乡愁绪使诗人病了,内伤不仅在皮肉,更渗透进每一条筋每一根骨。一个“撞”字,更具动力地强调悲怆。
“病了病了”,受到如此撞击怎能不病。诗人病成了咯血杜鹃,这形单影只被遗留在告示牌后的唯一一丛,只能遵守着“禁止越界”的告示牌,遥望祖国而已。这段结尾处有一只白鹭在水中惊起,不知怎得我便想到鲁迅小说《药》结尾处那只乌鸦,它明明有希望飞越江河却偏要回还,政治的阻隔不可逾越,热望点然而有熄灭。
其实诗人不只是杜鹃,面对故乡,他也是嗓音嘶哑的鹧鸪。诗人记忆里有一声声山野鹧鸪啼叫,呼唤游子…于是诗人声音嘶哑,啼声冒烟,想发出嘶喊却又不能。三月的春天已逐渐回暖,可胸中抑郁冷过倒春寒,从而“你”才问“我”冷不冷——心中抑郁纷乱比气候更冷。
最后一段,诗人又将笔墨重新点染在时间轴,看似不经意提及,却恰好指向清明时令。本是一奶同胞,同根同源,而今身处海岛不能凭吊先祖,不能拥恋祖国,只能靠雨水翻译传递土地上弥漫的乡音,再以极度私人化的、“青色”的语言接收——如果是同一场雨。祖国并不遥远,至少能隔岸望见轮廓,让诗人日思夜想的热土触手可及,然而边界上手指能够抓回无非是一团冷雾,留下空空失落的赤子之心。
周幼安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