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些凌乱,趁着周末打扫整理。女人在整理家居方面永远胜过我们男人,而妻又是万千贤惠女子中最善于布置的那个,所以我完全信任她。妻从画案下翻出一个纸盒子,她叫我过来看,里面是我俩积攒的各钟笔,林林总总过百支。
妻说,你整理一下这些笔,能用的挑拣出来,不能用的丢掉,比较新的我拿到学校给给小朋友们用,别浪费了。我顺势把这些笔倒在地板上,零零碎碎一堆,长长短短,各式各样。里面有妻画画用的各类铅笔,有她写印稿的马克笔,有我平时编校稿子时用的红色中性笔,数量最多的是我们最常用的黑色中性笔,还有几支练字用的钢笔……之所以积攒了这么多支笔,和我们的职业有关系,她是美术教师,我是期刊编辑,日常工作都离不开笔,我们用的随意,拿来拿去,积少成多。
我看着地上的一堆笔,突然心血来潮,按照种类摆放开来。妻说我幼稚,我依旧乐此不疲。我把一堆笔摆出了四四方方的造型,拍张照片发在QQ空间里,配文道:文章没写多少,笔倒是攒了不少(末尾还配了三个捂嘴笑的表情)。很快,老友问水在下面评论到:手稿过五十万字了吧(捂嘴笑)。面对他的调侃,我“自黑”道:这么多年,超过五十万的,恐怕只有吃过的米粒了(笑脸)。
说来也是,现在大家办公都是用电脑,用笔的时候不多,用完一支笔时间也很长,更多的时候是旧笔还没用完,又开始用新笔了。不能持续地用完一支笔了。
电脑取代了日常办公的手写笔,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取代不了我们与笔结下的情愫。曾几何时,笨拙的小手拿着铅笔在田字格里一笔一划写“天地人手足口”,到日后每一次考试晋级,都少不了一支笔的陪伴。学生时代,一支顺手的笔,意味着可以写出更漂亮的字迹,更快地完成家庭作业,更从容地面对考试。
今天的我们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但笔绝对是无可取代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创作。只有手中有笔,心里才不慌。
今天用笔的频率虽不及过去,我还保留着手写草稿的习惯,特别是在构思阶段,在一张白纸上写了划,划了写,反反复复。那最终留下的只言片语,仿佛是从万千思绪中捕捞出的鱼。审稿子的时候,我必须要借助笔的帮助才能完成工作,凡是觉得接近用稿标准的新投稿件,我一定要打印出纸质稿,反复地看,反复地推敲,重要的地方要划线,不妥当的地方要写上意见,最后才返回到电脑上写审稿意见。用笔划出的痕迹和写下的批注,呈现的是一个消化文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Word等软件所无法还原的。
话虽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化的写作可以更加便利地完成稿件的输出与传播。作家路遥耗时六年创作《平凡的世界》,在手稿完成的那一日,过于激动的他几近昏厥,浑身大汗,右手痉挛。他用热毛巾敷开写到僵持的手指,在傍晚时分,为《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宏篇巨著画上最后一个句号。几乎不受思想支配,他如释重负地将手中的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殚精竭虑的作家对“笔”的感情如此复杂,这个“扔笔”的动作和它背后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
笔,这个让作家们又爱又恨工具,极普通又极伟大,它书写了人类的文明史。无论是传统的笔,还是现代的“笔”——电脑,今天的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利用它们,善待它们,珍惜它们,和它们一起创造价值!
(201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