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换地方睡觉不习惯能睡着,但是睡的质量一般,早晨六点多一点起床,昨天已经查好地图,去常州阳光新天地公园去看一看,顺着常武北路,一路向南,来到公园,在公园内转了一圈锻炼的人甚是多,自己感觉出的是公园的西门,实际是出了公园的南门,一路向南走错了方向,走到了高架路下,查看地图转弯来到花园街继续前行,准备返回酒店。本来是想去看银杏,结果忘记了也没有找到,在花园街遇到了很多的银杏树,这条街便道正在修路,只能在机动车道上跟着机动车电动车混行很是危险。再转安定中路返回酒店,共计步行8000余步,完成早起锻炼的任务,早餐过后迎接培训。
这培训一共有三种方式,互动交流,学校参访,自主研修。上午为我们做讲座的是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副处长陈庆艳,她讲座的题目是《理解教育浓墨重彩幸福。德育变革探索无限梦想》,如何寻找学校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生关键的成长点,学校工作的突破点,当下教育趋势的可挂钩点,学校资源的固着点,教育理念的支撑点。学校以“办有灵魂的理解教育、育全人格的未来公民”为办学使命,高举“理解”的大旗。通过大家的碰撞确定16项顶层设计。“理解教育”分别为发展人、走进学生、产生自己的思考、帮助人。
学校举办的活动非常多,其中开学日的“求学门”,当孩子们走过校门时,要在心愿墙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心愿墙签完之后学校做成大的千纸鹤悬挂在门厅,当学生走过时总能看到想到,这样就会时时激励学生,这样的教育就是用心做教育,用心做事,持续做事,是真正把学生放在了学校的中央,把学生的事当做了事去做。在开学日当天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设计也是各不相同,也请家长参与,有的家长做了视频,家长在视频中对孩子在家中和社会上优势的展现,让其他同学和老师对这个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改变了大家的固有的看法,也同样给这孩子打开了通向成功的另一条路,让这孩子有了新的成长,新的路径,因此改变了这个孩子。
研修课程的展示,学生脸上所洋溢的笑容,是学校德育活动的成果,这么多的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配合、理解、尊重、融合,孩子经历那么多的活动,能不适应社会吗,学生参与活动多了,自己也学会了设计,也更会参与。老师在这些活动中同样在发展,设计活动多了点子自然而然就多,经过提炼就会成为自己的品牌。
评价也是多元的,多元的表彰,多元的激励,团队的形式在行走。魁首奖、黑马奖、百合花奖、最受欢迎奖、螺丝钉奖、给力小组成员奖、优秀班级。风雨无阻奖、渐入佳境奖、思维活跃奖、个人风采奖、效力之星、自主之星、助人为乐、优秀作业展、有效沟通共促发展奖。奖项的多样给予了更多的人机会。标准的制定应该换位思考,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去了解,这样才能感同身受,比如男孩心中的好女生,女生心中的好男孩,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家长心中的好孩子,这个“好”要来自于对方。
今天,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明天,我们又能设计出怎样的匠心独具的活动?后天,信息化时代我们的德育的路在哪里?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爱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本书,《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我不曾搬迁户口,我不要越区就读,我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的,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下午,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德育处主任王成良。《构建校园文化生态,做好立德树人文章》,他首先从生的是儿子,找媳妇的标准是什么,作为切入。是关心她是哪所学校毕业吗,是关心他的语文数学考了多少分吗,都不是,而是关心人是否好,是否会对她好,是否有本事,是否能合群儿,是否在单位有能力有位置。
团队:和谐、和气、合作。人的三根桩:包容、感恩、奉献,分别是立家之本,立身之本,立业之本。人+山=仙,人+谷=俗,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活动:精心策划,精细组织,精彩呈现。教育是有规律的,教师是由智慧的,学生是有潜力的。不看成绩过不了今天,只看成绩过不了明天。不只给学生找题做,还要给学生找事儿做。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轻而易举的做了别人无能为力的事叫做能力。标准大家制定,规则老师制定,人民与人民的关系。说课八说: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科素养,所学情,说设计,说技术,说资源,说得失。青果大讲堂:主讲,分享,点评,内化,展示。盎司定律:一盎司约28克,取得突出成绩与取得中等成绩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的差别只是多做了一盎司(多了一点点),但是其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德育是农业要稳,教学是工业要富,教研室商业要活。想赚钱,先学会值钱。“激发动力,形成合力,激发潜力,展示魅力”。
一天的讲座是两位学校的德育干部,他们有实践,有理论,能提升,能把所做的事进行归纳,能讲的出来,能使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