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一份承诺

对于病人家属来讲,陪护是一个很累很辛苦的活,三五天的陪护,可能大部分家属还能吃的消,那种十天半个月的陪护,是没几个人能吃的消的。

尤其是术后的病人或者意识昏迷,全身偏瘫,或身体部分不遂的病号,陪护起来那才是真得磨人。

还不算上,时不时得推着去做各种检查,科室里面只能做个心电监测检查,像照片,彩超,CT类的就必须要要去门诊大楼那边才行。没把子力气也是不成的。

人,出生的时候,将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是父母,到父母老了,生病在床的时候,也是子女一把屎一把尿的服侍尽孝的时刻。

这种时候,最不嫌弃的,永远都是你在乎的,和在乎你的。

所以说医院病床,真的是一面照妖镜,照出的是真知,那个在你身患疾病,躺在病床前,衣不解带,废寝忘食的陪护你的,才是你一生值得去用心对待的。其他的都是虚的。

术后的病号,多半都会有一些生理失禁的时候,病号陪护的家属们,有细心清理温水擦拭干净换好衣裤的,这个时候的场面,那是温馨中带着甜甜的笑容,

有骂骂咧咧随便糊弄一下清理的,这个时候的场面,那就是满脸黑线的病号和皱眉垮脸的陪护,怒火的硝烟中带着憋屈。

那种场面和刺鼻的气味,想必很多人还是见识过的。想想婴幼儿裤子拉跨需要替换尿不湿的时候,病床上的就和这个类似。

当然也会有家属嫌弃不愿干这事的。对于这种,护士们只能推荐家属花点钱找个专业陪护来照料。这个时候的场面,多半就是自嘲和无奈了。钱不钱的都不重要了,说了就是俗不可耐了。

老王虽是萌新,待的时间久接触的多了,为了避免类似的不必要风险,术后老王都会耐心的嘱咐家属,尽心的陪护,对病人的痊愈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陪护,不仅是陪伴,还有护理的意思。术后失禁,需要及时的清理,避免病灶的交叉感染,加重不可控的病态,

老王可没少见那些术后家属陪护不到位,导致交叉感染的事儿。苦的不仅仅是病患,也是家属,那就意味着更多的术后风险和额外的医疗负担。可以的情况下,尽量依着病人,言语方面多劝慰一下。

毕竟很多新病号因为失禁这事,心理方面多少会有点不能接受。那些因为失禁,扭捏着不说的可不在少数。这种扭捏导致额感染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病房内是没有多余的床的,大部分的陪护都是晚上就着凳子趴着病床睡一宿,睡得不舒服是肯定的,至少还能睡一会儿。夏秋季节还好,对付着也就过一宿,春冬时节,就算病房内中央空调开着。那睡觉就更不得劲了。

病号如果睡得不安稳,伤口疼痛不停叫唤的,光是那时不时得一声“哎呦。。。哎呦。。。。哎呦。。。”要说不烦心,那是假的。

那陪护这一宿基本上是不用睡了。当然,值晚班的老王那一宿基本也是没得睡得。

除了正常晚班巡房之外,护士或者陪护时不时叫唤一次,就得过去看下,安抚下心慌的家属。

所以啊,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尽量少生病,平常呢,也好好对待你在乎的和在乎你的人。

有人曾写到,想决定是否和一人走下去,那就一起去一次远程的旅行。旅行途中会看清这个人是否值得托付。

老王想说,一场病,医院病床上躺一下,你就知道什么才是人间值得。。。。


王医师,56号床加床的病人的医药费欠费了哦,催了几次了。家属说和你说过这事儿,麻烦你待会儿过去帮忙催催哈,看下是啥情况。

护士站的小姐姐跑到办公室对着正使着劲“交作业”的老王说道。这个“作业”其实就是入出院病历和术后记录。有实习生还好,这些事情可都是实习医生的事儿,整好这个月是个空窗期,实习医生们都回校交毕业论文去了。苦逼了老王只能自个儿写了。可不像现在。电脑黏贴复制。改下名字,症状啥的。就可以打印出来了。

56号床,老王负责的病号,住了20多天了,一个60多的老大爷,也是名反击战的老兵,住院也是战争中留下的病根,迁延良久,以致于越拖越重,再有就是感染导致的器官衰竭,大爷清醒的时候老王都会过去和老大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一下,大爷倒是简单说几句还行,大部分时候是轻轻的嗯一声。都是他儿媳妇儿旁边补充,估摸着也是健康那会儿没少给儿孙辈们说这事儿。对于老王这个年代的人来讲,反击战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没有比一个亲历者更能近距离的去了解那一场战争额残酷,以及那些卫国的英雄们。

早上,老王查房得时候,他儿媳妇倒是和老王说过这个费用的事,家里面因为大爷这个病,这些年来大部分钱都花在治病这上面了。老人家年轻时自个赚的钱又大部分都汇给了他以前战友的遗孤们,生活也就一直过得挺拮据的。等到大爷儿子开始工作了,还没过几年舒坦日子,老爷子的身体终究是拖到了极限,爆发了。各种病痛都来了。大爷儿子已经尽力在外面筹钱了,希望科室能不要停药,他们争取尽快凑齐费用。这个事儿,老王倒是和主任汇报过了。主任的意思是会和护士站那边打招呼,不要停药。原则方面不能违反,但力所能及的方面该做的还是得做。老兵,值得敬佩。

老爷子这个病吧,科室也特意组织了两次多科室会诊过了,整体的情况实际上是不乐观的。高额的手术费用,以及手术的高风险,术后的恢复效果有待考量,晚期加上多器官的衰竭和感染,综合考虑。建议是保守治疗稳住恶化的病症或者向省级医院转院。这事儿,家属倒也没瞒着大爷,清醒的时候告诉大爷了,大爷倒是看得开。也不想再给儿子儿媳拖累了。嚷嚷着直接回去。用老爷子的话说:“搁这待着干啥,浪费钱,我自个的病我自个清楚,多活了这么几十年,还有啥不行的。也没啥拖欠了,答应战友的谁活下来谁帮忙照顾的事情我做完了,也尽力了。他们的孩子也都长大了。你们哭哭啼啼的干啥,不像样。”

老大爷的儿子和儿媳终究是没能扭过老大爷,但也坚决没同意回家,继续做着保守治疗。

在这的前两天,老爷子的两位老战友赶过来了。那一天,老爷子很开心,即使以及说不出话了,但是能感觉出来。老爷子见到战友溢出的那几滴泪水。

老爷子医院坚持了40来天,那天是早会的时候,巡班护士过来通知56号床需要抢救,老王和师傅主任一群人都赶过去,开始抢救,轮流着做心肺复苏,电击,注射都用上了,抢救了近半个小时,终究还是没能挺过来、反正不知道为什么,科室的人似乎都不愿意放弃,都想着可以的,老爷子可以的。

老爷子走的很安详,这一天,或许他等了很久了吧,这一天的早上,正是老大爷在当年连队固守山头那一战的尾声。只有他和文书以及指导员活了下来。或许那场战火的硝烟对老爷子来说,似乎直到今天才算是终于结束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医师,56号床加床的病人的医药费欠费了哦,催了几次了。家属说和你说过这事儿,麻烦你待会儿过去帮忙催催哈,看下是啥...
    烟锁池塘问西东阅读 4,270评论 3 24
  • 2018年12月,倒班的休息日恰逢老王49岁生日,因此回家一起庆祝了他的生日,喝了一点二锅头。第二天早上坐车回...
    无名轩阅读 2,338评论 0 1
  • 三二一脑科医院坐落在南洲市的国道旁,为一栋16层的建筑高楼。入门口的小广场整齐划一地停放着12部救护车...
    李文晏语阅读 3,405评论 0 3
  • 2018年3月12日,星期一,周末晚上通宵赶稿的杜雨欣终于在闹钟懒人模式的最后一次叫醒服务后,懒洋洋的从床上坐起来...
    湖边写诗阅读 3,196评论 1 0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正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日子就这...
    天蝎姐姐谈情感阅读 3,081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