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家庭教育之当孩子说“我不会”

孩子学习、做手工、玩需要动脑筋的玩具时,是不是常常说“我不会”,“太难了,做不了“,”爸爸/妈妈这个题怎么做?”,“爸爸/妈妈帮我做一下吧。”

碰到棘手难题时习惯于使用负面语言来寻求帮助,或者是缺乏向困难挑战的勇气,又或者直接逃避。表明孩子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自己寻求答案,这时候,父母动手帮忙并不是最好的途径,鼓励和引导他们向前更进一步,对孩子的发展更为有利。


听到孩子这些话,父母该如何回答?不恰当的交流可能造成孩子更大的困难,强化他们的负面情绪,因此要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

1  鼓励的话语要有效

有些时候,孩子碰到问题习惯性地说“我不会!”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勇于向前“你还没努力试一试,就说不会。你应该先自己去做一下!”话语之间都是让”你“一个人去做,没有考虑孩子当时的感受。

2 避免没有具体内容的说教

“你明明可以的”,“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有办法的。“

父母以自己的思想来决定孩子的感觉,或者说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认为孩子应当具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

3  不应当指责

孩子提出问题,在父母看来都是很容易完成的事情,或多或少总能激起父母的怒火,存在情绪时就会生气“这有什么难的”,“不是是都学过/做过吗?”从大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缺乏同理心,更无法让孩子接受,也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碰到困难,爸爸妈妈试着进入他们的世界,把它成自己的事情,诚恳地和他们一起用孩子的眼睛来看待问题,以破解孩子的无助、困惑或者逃避。

1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和孩子的谈话,“我们”代表了父母和孩子站在同一边,而不是他一个人孤单地承受内心的痛苦。

2 ”我也不是一下子就会的“

告诉孩子大人也并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也需要学习,同时只要想方法去做,就能够一步步接近目标。

3 ”看看是哪里不会呢?“

注意语气,平静地反问他们,因为孩子说出负面话语,已经有了情绪,如果得不到理解和接纳,只能激起更强烈的情绪,加深负面思维。用具体的话语带着孩子去分析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有时候,碰到孩子就是想逃避做功课,而故意说”不会“,可以凭借具体的操作来打破他们内心的阻碍,而不至于发生亲子冲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镜子里面掉下一张卡 我看见掉落 手穿过倒影 拾起岁月 水坑里面砸过一个篮球 我被雨淋湿 衣触碰太阳 燃成灰烬 好梦...
    眉太岁阅读 1,027评论 0 2
  • 扶桑花,又名朱瑾,佛桑,大红花。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观赏性好。
    退休人老高阅读 3,315评论 0 2
  • 此身愿老林中客,世事于我不相闻。 清河水染空蓝色,钓鱼舟寂远红尘。 晨起时歌风和奏,夜归偶醉月伴人。 且随花草枯荣...
    朝槿夕年阅读 1,092评论 3 3
  • 当我们要在页面上实现一些动画效果的时候,通常会考虑两种方式: 1、通过css3的animation+keyfram...
    点融黑帮阅读 5,264评论 0 28
  • unittest没有相应的内置模块可以生成格式友好的报告,我们可以应用Wai Yip Tung编写的unittes...
    极客与宽客阅读 5,0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