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431次列车一到南京,2015年的这个寒假就结束啦!假期已降,不是在出发,就是在出发的路上。要去哪里?不知道。听说南林的樱花要开了,那就让她尽情的开吧。其实我还是愿意谈谈老家的变化,而置自己的小小感受于后论。还有,今晚北京卫视、东方卫视等要开播《平凡的世界》了,就此机会谈谈这平凡的世界,不也挺好吗?
可我的语无伦次,又怎么拿出手呢?!裤角一卷,袖子一挽,我就码起了这一行行的唠叨。
甲,私家车与公路。私家车确乎地多起来了,相形之下就显得老家的公路跟不上。搞公共设施的显然低估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至少低估了我小学同学的努力。看到老家曲曲折折的路上堵着老长的车队,我既喜又忧。喜的是,老家不老,老同学混的都不赖;忧的是,这四米宽的路着实亚历山大,老同学混的都比我强。看看老集——土坡——吕寨这条线的进步还真是“富不富先修路”啊。
乙,高楼与入住率。高楼确实胜利了,两层已经不足为奇,三层的也是大厦平地起了。与之相比的是,即使是年三十晚上亮灯的还是出奇的少(相对)。常见的是,两个人住着八九间房子,还连加一个院子。一处处的院落,静静地像极了贞节牌坊——似乎是在努力地证明着什么。大叔说,现在年轻人家里一栋,县里一栋,在我们这里很常见了。这叫我们怎么活??!!
丙,村落的重构。我看到一栋栋高楼拔起的同时,也看到:以前“饼”形的村子,现在都是沿着公路建起来,嫣然成了“线”形。村与村之间的界线模糊了,不仅城里人找不到乡愁,看来我这样的乡下人也要找不到乡愁了。真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呐。
丁,集市的繁华。以前的土坡街是一个竖长横短的十字形街,逢单不逢双。临到现在,街道多了,街区大了,关键是还有规划了,各种服务业越来越齐全了,单双不分了。这节奏是要打造我大土坡乡的升级版啊。专业角度讲,人口的聚集,特别是像乡镇这样的,一方面能够提高乡镇的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能够给农用地松松绑,一方面促进就业,一方面还让人们的生活方便体面。这是现状,也是趋势。
戊,因学致贫。这有点说我自己的味道了。我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被雨冲倒的围墙砌好。邻居见了说“大学生还会砌墙呐,不简单。”正是“进能琴棋书画,退能上房揭瓦”啊。想想以上种种,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当年老师用粉笔头砸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他们站在时代的前面,而我还是一个书呆子。回到家,我爸着急了“人家和你一般大。。。”韩老先生说的对啊“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眼前何时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哦,不是。应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己,道路极其自信。专业地讲,城镇化乃当世之国是。说白了呢,就是,我们——九万万同胞们——都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请注意,不是大家都要到北上广去定居生活,而是把城市搬回家。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讲是这样的。就业的,现在已经那啥那啥的,是好样的,我说实话,我羡慕。念书的,现在还在那啥那啥的,同样是好样的,当然了,有点自夸哈。我对我爸就是这样讲的,当他要在家里给我盖房子娶媳妇的时候,我就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风雨兼程。”
庚,后记。文章写到这呢,我想起2012年国庆放假回家写的一首诗,也不知切题与否,就放在最后以慰乡愁吧。
《我的土陂我的乡》
在你的怀抱里成长,
却画不出你的模样。
你的一方水土,
铸就了我的骨骼,雕塑了我的肖像。
一条街,千米长,熙熙攘攘。
多少朋友在这里相遇,
三言两语就叙尽了岁月悠扬。
朋友啊,朋友,
我知道: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一亩三分地,
种不完的大豆高粱。
喧闹的唢呐,
成全了多少对鸳鸯。
放羊的老大爷,
叼着旱烟袋,眺望远方,
从未离开过这土地,
却让儿孙远航。
这条通向母校的路啊,
芳草凄凄,却让我想起了那个姑娘。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葱年华,妙龄时光。
省去暧昧的词汇,
时常静静地---想她,想她,
泉水叮当。
界南河,
你日夜汩汩作响,
在诉说着什么。
是在召唤游子归来,
还是在品味哪户人家的饭香?
你这座丰碑,
见证了千年的过往,
不用一个字,却把所有的故事珍藏。
如果有一天,
我的嗓音足够响亮,
我愿歌唱这美丽的地方
----土陂乡
2012,10,3 于界南河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