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主题与创作风格是作品的灵魂。形象是文章主题的载体,作者通过形象表达对生活的判断。形象用之于物,是为意像,意像当然赋予人的灵感,其实再无别的差别。
莫言笔下塑造了许多条狗,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性格鲜明,或温顺善良,或活泼可爱,或聪明伶俐,或刁钻古怪,或美或丑,均精准到位。如《怀抱鲜花的女人》《木匠与狗》《一匹误入民宅的狼》《红高粱家族》《白狗秋千架》《生死旅行》中的狗,更不用说《狗道》了。狗成为莫言笔下的第三双眼睛。
《白狗秋千架》中,开篇写道:“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绵延数代之后,很难再见一匹纯种。”父亲抱回了“一匹全身皆白、只黑了两只前爪的白狗……引起众人的称羡,也有出30块钱高价来买的,当然被婉言回绝了。”这篇小说反映的是在大唱革命歌曲的年代,当年30元钱几乎是普通人家半年的收入,这条狗绝对是奢侈品。
白狗的性格温顺。在作者笔下,“它不像那些围着你腾跃咆哮、仗着人势在窝里横咬不死你也要吓死你的恶狗,它安安稳稳地趴在檐下铺了干草的狗窝里,眯缝着狗眼,象征性地叫着,充分显示出良种白狗温良宽厚的品质来。”
白狗十分善解人意,“我信了命。我对白狗说,‘狗呀,狗,你要是懂我的心,就去桥头上给我领来他,他要是能来就是我们的缘分未断’,它把你给我领来啦。”于是果然把“我”领来了。
名贵、温顺和善解人意,不过是“狗之为狗”的一般属性,或许大多数在家里训养惯了的狗,都会讨人喜欢。而在《白狗秋千架》中,这条可爱的狗,却成为作品中一个突出的意象,不但扮演了故事中主人公不幸命运的见证者角色和参与者形象。
小说开篇用倒叙的方法,从在桥头的遇见开始,详尽的描写狗的体貌、动作、神情、姿态。一切举止似乎都在为了我与暖的重逢。直至主人出现后,才回忆起十几年前这条白狗刚出世几个月的往事。在“我”和“暖”的非同寻常的关系中,这条白狗也不离不弃的和“暖”共同遭遇了不幸。直至十二年过去了,这条白狗对昔日常来常往的“朋友”,再度相逢时,作出异样的表情。到“我”到“暖”家后拜望时,即使“主人”不愿接纳,而那条狗见到“我”来时,“象征性地叫着”,不是在帮助主人驱除客人,而且仿佛在向“暖”通风报信。”再到最后,当我从“暖”家回到桥头是,狗又日一步一顰地把我引进高粮地,参与了每一个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
如果从角色在作品中的地位分析,白狗在故事中有多大分量,我们可以试着把狗从故事中剥离出去,可以看到,尽管故事跨越了十几年,但是情节并非十分复杂,故事依然完整,即使是在故事结尾处,狗所承担的角色任务非常重要,但是,那也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虚构的情节,其实没有狗,故事也会有同样的结局。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狗的角色呢?细读小说,我们会感到,作者手法高超之处是在故事里安排第三双眼睛。这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主人公曾经的“婷婷如一枝花,双目皎皎如星,北京的电影演员也比她强不了许多”的骄傲美女,只能嫁给一个哑巴。命运多舛,创作手段中悲剧色彩的元素,即是艺术的需要,也是主题的需要。暖失去了一只眼睛,从此失去了正视人生的权利,在爱情追求上,常年面对着“要亲就亲个死去活来,要打就打个死去活来”的粗鲁野蛮理智不全的丈夫,在家庭上常年又要面对三个不会说话,理智与他们父亲相差无几的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受人歧视的“个眼暖”。
小说中多次精心描写白狗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所看到的,必然与主人公命运紧紧相牵的人和事以及命运,因此,这只(双)眼睛是“浑浊”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看到它的主人暗淡的命运。然而正是这双浑浊的眼睛,寄托了命运主人公对未来的渴望。从“我”回乡走到桥头第一次遇见,这只白狗就开始用眼睛与“我”进行了交流。“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两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然而尽管目光里透着迷蒙,却能够看清世态炎凉。“它似乎在等人,显出一副喝水并非因为口渴的消闲样子。河水中映出狗脸上那种漠然的表情,水底的游鱼不断从狗脸上穿过。狗和鱼都不怕我,我确凿地嗅到狗腥气和鱼腥气,甚至产生一脚踢它进水中抓鱼的恶劣想法。”我只是在内心里有一丝不友好的念头,即被狗眼抓住,从而发出不满,“冷冷地瞅我一眼”。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双貌似浑浊的眼睛却能洞察秋毫的能力。
这双眼睛具有超出寻常的识人能力。“我”与这只白狗,已经10年不见,但是从桥头初见到其后几次再见,这条白狗从不陌生,到十分默契,十分关切。
如果说作者笔下主人公暖的勤劳能干,粗俗泼辣,对生活安于现状,自我满足的性格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直接描写进行外在刻画,而她性格中的纤细哀怨迷茫,则是借助白狗这第三双眼睛来完成,而且更真实,更深切。
作者对命运主人公“暖”这样的角色,赋予了极大的同情,失去一只眼睛,为的是让人物更加深入底层社会,揭示底层社会的不幸和艰辛磨难;而在故事中构思出白狗这个意象,为的是于是要借用第三双眼睛来补偿主人公失去的那只眼睛,借用第三双眼睛看世界、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