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贤亮的《灵与肉》有感
张贤亮说:“世界如果没有女人便不成其为世界,如果我在摇篮中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女人,我一定在摇篮中自我窒息而死。”我对他的这句话记得尤为清晰,而《灵与肉》让我更加了解他。
《灵与肉》的主人公是许灵均,小说主要写的是许灵均从小被父亲遗弃,后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他留在了农场牧马。在劳动中,在农场群众的关心和照顾下,他感受到了温暖和劳动的意义,逐渐摆脱了消沉的情绪。从四川逃荒而来的李秀芝因要嫁的对象突然死亡而无处可去,最后在“郭蹁子”的撮合下,许灵均和李秀芝结婚成家,虽然他们生活艰难,但是他从勤劳善良的妻子那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感受到了劳动和生活的美。后来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得到平反,成为富商的父亲从国外回来,要带许灵均一家出国。在与父亲的几天相处中,他看到了自己和父亲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差距,不禁回想起曾经艰辛又心酸的日子,最后他没有被金钱和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所诱惑,心中念想的是心地善良的乡亲和温柔淳朴、患难与共的妻子,那个充满淳朴与温暖的集体才是自己的家。
主人公许灵均带有作者张贤亮的影子,恰如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说的那句话:“他是一个被富人遗弃的儿子……”他从小经历父亲的遗弃,母亲的离去,这给他的童年记忆抹上了一层灰色阴霾。后来又被打成右派,这其中的苦闷与抑郁只有他一个人承受。好在他在农场遇到了一群淳朴厚道的人们,他们不懂什么“右派”,许灵均说:“犯了错误……”老牧人却说:“说实话叫啥犯错误,要都不说实话,天下都乱套了。”朴实的他们不会因为所谓的“犯错误”而瞧不起他,在他们眼里他和他们都一样,一样是靠劳动吃饭,靠劳动生存,“离了劳动,人都活不成,当官的当不成,念书的也念不成……”劳动至上,充分反映了他们善良勤劳的人性光辉,而这就是让许灵均留恋的地方吧!这里让他感到自由、快乐与安定。而突然归来的父亲让他不知所措,他没有想到还能再见到他。与父亲的谈话相处中,处处形成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在富有的父亲面前,他的穷苦一览无遗。他遗弃了自己的那段过去没有再在父亲面前提起,或许他心中早已放下对父亲的“怨恨”,或许他不想再回首过去,我们不得而知。也许许灵均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有自给自足的生活,有善良能干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女儿,还有合适的工作和那些人们,这些已经够了。
小说中的情节仿佛我们在书中或电视剧中早已摸透,但是我们从《灵与肉》中看到了作者对农场生活、风光的大量描写,对许灵均父亲与秘书奢侈的生活习惯的描写,体现出富与穷的对比,这些差距是一个鸿沟,即使是亲生父子关系也跨越不了的。所以从许灵均最后的选择来看,我觉得是理智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讽刺作用,讽刺了那些舍弃现状,追逐名利,在诱惑面前毫无立场的人。
作品中许灵均的一生充满坎坷与痛苦,但是在这些伤痕中看到了痊愈的希望。他在那片土地、那些人中学到了劳动的真谛,得到了从所未有的温暖与情意。作品没有对主人公苦难的历史进行抚摸,而是通过他苦难人生的转变,抒发了对劳动人民热情、淳朴的人情的赞美,使小说哀而不伤,更添加了一种温馨与满足。许灵均在苦难中没有沉沦堕落,在牧民的启发下转而对生命与未来产生渴望与希冀,这样的灵魂终将从伤痕中走出来,迎来幸福的未来,这也许是作品应向我们传达的意蕴吧。
孤独悲凉的心,对那一闪即逝的温情,对那若即若离的温情,对那似晦似明的怜悯会特别敏感,这是许灵均的感受,也是张贤亮的体会。
over.
-只言只语-
来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