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尚俊接善缘得善果

      赵老五的第三位挚友,名曰尚俊,其居处设于周庄之境。论其容颜,或许不属世俗所定义的“英俊”之列,然而,他以一种独特的气质,悄然步入帅哥的殿堂,成为众人眼中不可多得的风景。

        尚俊家中共有兄弟五人,他居长兄之位,自幼便肩挑责任,于家族礼仪之中,遵循“父在子不言”的古训。及至父亲仙逝,这份重担自然落在了他的肩上,于是,尚俊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姿态,接过了家中的舵手之责,成为名副其实的“掌柜”,引领家族航行于生活的波澜之中。

      在他的身上,既有江南水乡赋予的温婉与细腻,又有着作为长兄的坚韧与担当,这份交织的特质,让尚俊的形象在赵老五的叙述中,愈发显得立体而生动,仿佛一幅细腻勾勒的水墨画,令人回味无穷。

寻根之旅:尚杰的归途

        在遥远的吴忠磨坊,有一位被过继至周家的二弟——尚杰。他宛如一棵新枝,在异土扎根,育有两子,如同春风播撒的种子,寄托着无限的希望。然而,命运弄人,二子离家远行,音信杳无,似飞鸟离巢,最终在陕西省寻得栖息之地。

      岁月匆匆,尚杰亦未能逃脱生老病死的轮回,他在吴忠的暮色中静静合上了眼帘。此时,他的兄长尚俊,心中涌动着对兄弟的深情与怀念,决定踏上一段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将尚杰的遗体带回周家湾,让他在故乡的怀抱中安息。

        周家湾与吴忠之间,横亘着二百余公里的崎岖模糊陌生路途。凭方向感寸行告终,往返实则近千。于18世纪末,仿佛是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尚俊牵着骡子,用粗麻编织的担架承载弟弟的遗骸,还有干粮与希望同行。他踏上了一段多日徒步征程,穿越黄土高原的沟壑与河谷,每一步都踏着对亲人的思念与不舍。

      在漫长的旅途中,尚俊的脚步不曾停歇,他的心中始终怀着对弟弟的深情与怀念。沿途的风景如同他的心情一般,时而荒凉萧瑟,时而生机勃勃。他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希望能尽早将弟弟的遗体带回故乡。

        终于,尚俊带着弟弟的遗体回到了周家湾。在柳树洼的老茔之中,他轻轻地将弟弟安置下来。那里春风依旧吹拂着嫩绿的柳丝,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血缘、亲情与归途的动人故事。尚杰的遗骸虽已化作尘土,但他的精神与记忆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与周家湾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风、每一声鸟鸣共同诉说着那段不朽的寻根之旅。他的故事成为了永恒的传说,在人们的口中流传开来。

        在三里之遥的周家湾之东,杨家湾子静谧地镶嵌于绿野之中,那里流传着一段关于三弟尚礼与杨家的佳话。他,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选择成为杨家的一份子,成为了那方水土上的上门佳婿。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他播撒下了生命的种子,收获了一树繁花——五个健壮的儿子和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冯门周氏,她子孙后代多。)宛如春日里最绚烂的景致。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不居,十三载光阴匆匆流逝,三弟尚礼的生命之烛悄然熄灭。彼时,长子秉琳尚幼,仅十一载春秋,而幼子更是初来人世,稚嫩的年龄让人心生怜爱。六双渴望成长的眼眸,一家老小的温饱与未来,成了亟待解决的沉重课题。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尚俊挺身而出,他不仅是兄长,更是这大家庭的守护者。他以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爱,承担起了抚养与教育的双重重任。

      在尚俊的精心培育下,秉琳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树苗,十五岁的他已然能够独当一面,肩负起支撑家庭的重任。岁月如梭,转眼间,他年满十八,被乡里推选为保长,以其卓越的才能与仁德赢得了众人的信赖。二十岁那年的金秋,他毅然投身军旅,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二十五岁的他,已晋升为团长,荣耀与责任并重,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段故事,是对坚韧与成长的颂歌,也是对亲情与责任的深刻诠释。在杨家湾子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铭记着三弟尚礼一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成贵之裔,尚俊之弟尚廉,承荫续宗,育有四男三女,稚子幼女,围绕膝下。然而,命运弄人,四弟早逝,留下一室孤儿寡母,凄清哀婉。此刻,尚俊依然挺身而出,肩扛重任,以深情厚意,滋养着这破碎的家庭。

      在尚俊的精心抚育与悉心教导下,七位兄弟姐妹如春日里蓬勃生长的草木,逐渐茁壮,继而绽放。他们或成家,或立业,枝繁叶茂,人丁兴旺,繁衍至今已逾二百余口,家族之树,郁郁葱葱。这棵树下,生活如诗,红火热闹,洋溢着幸福与希望的光芒。

        这段叙述,既是对过往艰辛的铭记,亦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尚俊的仁爱与担当,如同那璀璨星辰,照亮了家族前行的道路,让后代在爱的光辉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尚俊兄弟五人,而今唯余他与排行第五之弟尚卿共守本家。五弟婚后两年,育有一女(卢门周氏,她的子孙后代多。)恰逢爱女两载华诞,不料其妻却撒手人寰,留下淡淡哀愁与无尽思念。

      时光荏苒,两年再度流逝,五弟续弦再娶,二房妻子胡氏温婉贤淑,不久又添一女(张门周氏,她的子孙后代多。)一子,更带来了前夫遗孤(吴秀娴,她在周家长大成人,与周秉玺结为夫妇)与年迈婆婆,一家七口,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弄人,最小的孩子尚未满月,稚嫩的啼哭尚在耳畔,五弟却不幸背上生毒疮,医者束手无策,终至英年早逝。一时间,家中老少生活顿失所依,令人扼腕叹息。

      尚俊,一个名字,便是一段不凡人生的注脚。他,不满足于庸常,坚信人之为高级生灵,肩负责任,岂能置之不理?面对弟弟们英年早逝,亲人离散之痛,他内心饱受煎熬,却未曾倒下。精神虽濒于崩溃边缘,尚俊依旧毅然决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以不屈不挠之志,续写着家族的篇章。

      他不仅抚育了五子一女,见证他们成家立业,建立各自的家园,更将四个弟弟的家庭视为己任,悉心照料,使得每一位侄辈均得以成家立业,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尚俊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倾尽所有,只为家人安康,自己则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直至耗尽最后一丝力气,倒在了耕耘的土地上,年仅六十便告别了尘世。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厚道的真谛,将孝顺与善良的光辉洒满人间,成为后世楷模。

      尚俊的故事,是对“大爱无疆”最生动的注解,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唯有心怀善念,方能抵达幸福的彼岸。

        一生砥砺前行,背负青天,根植黄土的尚俊,静默中融入这片土地,历经百年沧桑。其后继者绵延不绝,如今家族、嫡亲已壮大至千余口人,繁荣昌盛。以农耕为本,世代传承深厚文化,学识渊博者辈出,尤以教育界最为显著,已有五十多位栋梁之才。他们不仅成为国家之栋梁,更是社会之精英,英才辈出,令人瞩目。这一切皆因善缘得善果,印证了美德与智慧的传承之力。

        赵家老五以尚俊为典范,视其为行为之镜,尊崇之情溢于言表。

      在周家湾的温柔怀抱中,有三户人家共系着周家的血脉,而其中的两位长辈,皆是尚俊敬爱的叔叔。一位名为成贵,与尚俊的父亲成泰并肩而立,岁月相似,如同家族枝桠上的并蒂之果;另一位则是成华,与尚俊同处青春年华,虽为叔侄,却更似挚友,在时光的长河里并肩成长。

      尚俊对这两位叔叔,怀揣着无比的尊重与孝心,对待成泰父母的深情,亦复加于成贵与成华之上。对成贵,他视之为家族中的同辈楷模,以父事之;而对成华,则超越了传统的叔侄之情,更添了一份同辈间的关怀与理解。毕竟,在成长的路上,他们的足迹交错,言语间共鸣着时代的回响,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篇章。这份情谊,细腻而深刻,正如春日里细雨绵绵,滋养着周家湾每一寸土地上的亲情之树,使之愈发枝繁叶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