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部片子,算不上深邃到需要去咀嚼、剖析再理解。但不得不说,从画面到剧情再到人设,它绝对够文艺。
加上贯穿后半部剧的理想主义色彩,更是让这部充满诗歌,民谣,梦想和远方的片子文艺得不能更纯粹了。
但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敢轻易给自己冠上文艺青年的矫情名号,更不想相信自己心里没有对远方的向往。
出于各种各样的期待,很多人看了这部片子,于是,我在影评了里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在问:
为什么横穿羌塘就是找到了自由?挑战自己的极限,就是找到生命的真谛了吗?
我不敢解答。
在中国,有一半的人住在钢铁森林、黄金世界里。我们在自己建立的规律模式下,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我们在思维的海洋里随意切换着角色、国度、朝代,甚至加入一点神话和传说。
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我想以尽可能诚恳的口吻去尊重这些畅想,但就连我自己听来,都还是有些讽刺。
就在每个工作日的早晨,我丧失昨晚梦里的勇气时,我会嘲笑自己。所以,整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台词,是开篇男主说的:
人们要么认为我是疯子,要么认为我是个可怜的loser,但我都不是。
这个“我”,就是我们大多数人。
心底的空洞,不是忙碌可以填补的,因为你没有去做一件真正想做的事,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这件想做的事,对于片中的两个主角来说,就是寻找自由。
这世上不只有城市和村庄,还有草原,沙漠,森林和海洋。余秋雨在途经埃及时写到:
人类只是建立了一个小小的聚集地,迈出几步便是万里沙土。
这些未被现代化规范的地方,成了我们挣脱内心枷锁的方向。
我未曾有幸领略影片中的浩瀚和壮阔,但也曾游历过一些远离人群的宽阔地境。
那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个字,便不仅仅是我题在某本书扉页的潦草笔记,他们终于转变成内心的撼动。
我感到,我的部分悲伤,对得失的计较、怀疑、抱怨,还有那些没问出口的“凭什么”,正在向眼前的风景臣服。它们自己变得不重要了。
哪怕是偶尔傍晚坐高铁路过田地,看见血红的夕阳;哪怕是某个秋天雨后的早晨,看见公园里铺了一地的金色银杏叶,这些都会叫我觉得,悲伤愤郁不会是生活的全部。
可能这就是自然的力量,用最原始最赤诚的方式净化着我们。如果需要有一件很想做的事,那我们的选择也是去远方。
我没过多谈及剧情,也没什么剧情。影片大概想引起现代人内心某种共鸣。我理解到的这个共鸣,可能是每个人都渴望内心信仰的建立。
如果上一段写得过于文艺,算是我对片子的崇敬,这一段,要写踏实一点。
信仰可以给予人们一种身份和使命感。片中主角的信仰是自由,于是他成了一个肩负追寻自由使命的人。这种身份和使命感,才能够真正填补内心的空洞。
可被信仰的东西太多,不仅有自由,还有爱情、历史、科学,和民族责任等等。我也曾以为在这黄金世界里,这些东西因为被贴上价签而变得廉价了,直到我读到张纯如女士的故事。
她是那个把南京大屠杀呈现在西方人面前的人。她短暂而璀璨的一生,大半时间在为此奔走。这种对人性的悲悯,对正义的坚持便是她的信仰。
信仰赋予她使命,让她个人的力量变得如此不凡。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变得伟大,只是想为许许多多的,抱怨着的,匆匆忙忙却空虚迷惘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建议:去寻找一个信仰。
世界从不温柔或者刻薄。影片中小狼仔没有被吃掉,主角的结局在梦幻中被模糊,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色彩。可能这种理想主义拉低了片子的档次,甚至有人说是浪费了片子的素材,因为“批判”才显得深刻。
但或许,这也可能是导演对于世界善意的猜想。
我呢,本来想有几句微词,但不知道为什么,写着写着,我突然想成为这个善意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