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时常、反复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时时翻新,有加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两种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题记
得益于上世纪的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对诸多的事物的看法产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东西对于当下的我们不亚于是一次认知层面的震撼,摒弃绝对性和普遍性,才使得社会的各领域在不断的质疑和完善中迅速发展,其中代表之一,我今天要谈及的话题便是:网络。
单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来说,用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是——知识的传递,一开始没有书籍,只能靠人与人面对面口头交流,这叫远程终端连接,只能维持由终端到主机的通信;后来发现每次只对一个人说效率太低了,就找了些志同道合的人,一齐从老师的交流中汲取知识,这个叫局域网,可以多个主机之间互联;再到后来老师觉得,只上课说很累,效率不高,就着手于出版书籍,让更多人接触到知识,这时就是internet;再到后来,人们想出了更高效的方式:利用网络传播,足不出户就能获取资讯,这时候就是我们目前的世界。
在我印象中,最初的一台电脑是我小学一年级时买的,当时为了报一个叫“阶梯数位网校”的课程交了将近一万元,当时的我其实是被里面的游戏迷住了,至今想起来仍然带有一点点愧疚,没有怎么用过这个平台,当我开始下意识去网站上面学习时,却发现他们接近于停止维护的状态,很多课程看不了,半数的链接失效,也就再也没有上过了,刚才查资料,经营不善已经倒闭了。不过,从那时起,网络便进入了我的世界,我开始从这个小小的屏幕去看到外面的世界。
当然,最初的用途是玩游戏,当时的hao123网址大全里游戏一栏的4399游戏是我们一代人的回忆,每周两小时,全部花在这里,各种flash小游戏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加载,那是还是拨号上网,4M的小水管,网速长期维持在150kb/s,为了玩到游戏,等待的几分钟内兴奋的到处点击链接打发时间,加载完毕了那可就是一个多小时的“沉迷”,直到父母一脸冷漠的走过来关掉电源才从椅子上起来。而父母则是用它处理各种文件,打开网站前先把音乐放上,当年很火的《求佛》、《白狐》、《香水有毒》、《老鼠爱大米》、《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是整天在我耳边轰炸的曲目。qq上特别流行火星文,各种乡村杀马特。总之,那时候的网络很简单,是人们在劳累后可以休憩的港湾,它还是一块待人开发的处女地。 到后来,信息量是几何级的增长,各类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一则新闻被数不清的媒体刊登,各类网络流行词开始泛滥,同时我们开始慢慢远离电视,你可有多久没有看过有线数字机顶盒的节目了?感觉已经很久了吧。
后来长大了一点,就体验到了网络的便捷,再也不用为了一道题费尽周折去问别人,很多资料手到擒来,跟千里之外的网友交流,看到很多电视上没有的节目和视频,再也不用买报纸来获取新闻和最新政策,我们的见识以老一辈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各种陌生的词组,如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熟悉到我现在竟然想不出来那些东西是网络出现后我才知道的。
我还记得,原来在书店买的一套十二本“意林”,现在被称为“心灵鸡汤”,那时候的心灵鸡汤还没有人为加上的贬义,我们看完后只觉得“生活还是存在美好的事情嘛”。如今的情况各位是知道的,在朋友圈和空间开始泛滥,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心灵鸡汤麻痹自己,让自己营造出一个假象去逃避现实?曾几何时,称不上的“作家”两字的作家开始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写出大量毫无营养却对麻痹自己颇有成效的文章,他们无耻的激起人们对幸福和满足的渴望,然后丝毫不考虑人回到现实巨大的落差感。其实,以心灵鸡汤受到欢迎的本质来总结目前网络的现状可能会以偏概全,但在很大程度是正确的,网络开始成为了欲望集结的地方,一部分人在寻找,一部分人为了赚钱去创造他们寻找的东西,无论是美好的东西还是令人厌恶的东西,他们为了各自的“正确动机”,用廉价的成本,宣泄自己,满足自己。
在被各种观点和教条束缚的世界,青少年的本能被打压,基本的需求被贴上“丑陋”“可耻”的标签,于是形成了一种趋势,他们用在平日体验不到的暴力,性各类潜藏在社会的另一面的东西来疯狂的弥补自己十几年来缺少的,被外界误解的需求。他们开始对教科书中的“观点”、对老师的教导、对家长的“命令”感到厌恶,这些是虚伪的,毫无实用价值的东西,想依靠网络推翻现有的条规,创造属于这一代人的世界。我们的传统文化被摒弃,加上西式思想的入侵,更是将“自由”“普世价值”挂在嘴边,却对自己现有的东西不屑一顾,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过时,迂腐是常用的形容词。忠孝节悌礼义廉耻这八个字能背的估计都是少数了。当不可或缺的价值观都被否定,我们又怎么可能意识到有些东西是网络中完全找不到的呢?
ACG圈的兴起便是建立在这种想在虚拟世界寻找真实感的需求中兴起的,动漫中的情节和人设恰巧弥补了我们在日常无法拥有的故事的部分,用同理心去代入场景,代入人物心理,并选择一些人物做为寄托,他们通常做的事情是——跟别人说:“雪之下雪乃是我老婆,你们认识一下。”这些人物让人产生了共鸣,不被承认的,不被理解的,不能做到的,它们都在动漫里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方式。
这些状况就像是原来的人,到处寻深山老庙拜佛,却不肯善待自己对父母的行径,现在只不过换了种方式。各种近在咫尺的东西堆积出的世界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空虚,有一种如何都填补不上的缺失感,每一秒出现的信息伴随着诱惑让人目不暇接,根本没有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好好问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到底需要什么,人们不这么做,这种内心的探索之旅只会带来痛苦,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另一部分,自以为这部分是缺陷,自以为这部分是需要忽略的,然后一头栽进社会的潮流中。
他们不知道获得幸福的途径是拾起最初的,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比如真诚,比如知足,比如纯粹,比如好奇,遇上的人与事物伤得人不得不本能的筑起高墙将它们存放在内心深处,害怕被人破坏,被人掠夺,结果到头来人自己光忙着加固城墙却忘记为何而筑墙。
你还记得小时候的夜空吗?应该是记得的,而我的问题其实是,你有多久没有正眼凝视过这片被霓虹灯染成橙色,被乌云掩盖住了星星的天空?古代的人没有很多娱乐项目,过着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他们为了生存敬畏天地,敬畏鬼神,有学识的人时刻审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最广为人知的“三省吾身”,还是“慎独”,还是“流水高山心自知”,内在和外在,人们无一不是以自然为先,自然界中的自然,和人的自然。就是在这种简陋条件下,出现了太极阴阳、出现了易经、出现了黄帝内经、出现了各类影响至今的书籍,出现了老子、庄子、墨子、孔子这一位位思想的先驱,你可有想过,为何近代几乎见不到可望其项背的人呢?明明我们比他们更容易获取知识?
答案便是我的题记,我们该从“必要的”网络中回来,重新拾起自己的信念,重新定义一切当初被我们推翻、否定的东西,重新正视被遗忘、被抛弃的东西,当初我们为何创造网络的?想让一切变得更好,一切变得更便捷,可是我们变好了吗?我们变好了,可我们变好后又出现了新的目标,而这个目标是我们必须回头才能找到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退步了呢?我们只会进步,我们能更好的利用网络去完善自身,而不是让自身被网络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