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在美式影视作品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细节,用来凸显主人公注重家庭,渲染情感,勾引眼泪,是一个“泪点技巧”。
电影《地心引力》中,最先死去的那名宇航员,被太空碎片击穿脑部而亡。虽然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几乎没有存在感,但为了呈现得立体,在其死亡时,照片恰逢其时的出现了。
不管之前这张照片是挂在脖颈上,还是贴在宇航头盔里,他死亡的那一刻,一张三口之家的合影漂浮在了太空中。
无论是好莱坞电影还是美剧中,家庭、亲人都是很重要的因子,这个“亲人”的范畴甚至可以扩大到宠物。他们用以凸显或者说呈现情感的手段或者途径,有一种非常俗套的方法就是用照片。
比如,影集、家庭合影、镶嵌在大兵铭牌内侧的女友或者妻子照片、钱包中的照片……等等,不一而足。
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有一则细节是主角佛莱迪·摩克瑞的女友到他家,与其母亲、妹妹一起看佛莱迪从小到大的照片,一是呈现主角成长过程,二是凸显家庭。
家庭、家人的重要性在美式影视作品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文艺作品中凸显的价值观,与我们过去在学校教科书中获得的信息有很大差别。过去,学校对比东西方人时,经常以西方社会,孩子在18岁以后,就经济独立了,家庭不在为其提供经济支持,比如上大学的学费得他们自己打工挣。而东方,我们是家庭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通常上大学时他们刚步入成年、但无经济来源。这一对立参照式思维,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是很有市场的。如今,从教育角度思考,独立是需要习得的,而最好的途径就是教育,成年后切段经济来源是培养独立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和手段。
其实,事实也却与我们之前了解的情况不太一样。美剧《我们这一天》中,讲述的家庭温暖及兄弟情义,甚至比东方所谓的亲情都更令人动容。如今,国内许多教育界人士也拿美国富豪子女自己打工养活自己的例子来指出某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富二代”的不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