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导入
1.师生问好,生向听课老师问好。
自评:从问好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干脆有力的声音一出,评委老师也跟着起立。这一点也是给学生提示:现在开始上课了。
2.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现在老师有一个要求: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下这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生:第一部分写毛主席的儿子牺牲了;第二部分写毛主席的儿子该葬到哪儿?
师:毛主席的儿子牺牲后,毛主席的心情如何?(生回答:很悲痛);第二部分写的是毛主席不知道儿子的遗骨该葬到哪个地方?(生回答:不知道该葬在朝鲜还是运回国内。)
师:这样回答就好一些了,老师要提高一下难度,谁能用两个小标题来总结一下?
生:毛主席失去儿子后,很痛苦。(师:这就是痛失爱子。)毛主席不知道要把儿子葬到哪里。(师:我们可以说是艰难抉择。)
自评:学生的概括能力急需提升,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也一直在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信息,课堂上也在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掌握程度却不尽人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简单概括就是减少字数,并没有提炼出主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的引导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算是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简单概括了。也是因为我上课有些着急了,在导入部分没有预计太多的时间,就简单带过了。这一环节的具体操作在实录中有所呈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要多些耐心,提升专业素养,学会引导和提问的方法,把一个环节上的训练点做扎实。
3.板书课题
师: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板书课题:10.青山处处埋忠骨
师:我们可以发现“青”和“骨”下面是什么偏旁?
生:月字旁。
师:月字旁的第一笔要写成——
生:竖。
师:很好,跟着老师齐读课题。
自评: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一直在反问自己:这是第二课时,在板书课题的时候有没有必要强调两个“月字旁”。学习于永正老师的课例给予我启发,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字词教学永远是重点,于老师的课堂上只要出现易错字词,总是随机板书并指导。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上,我也强调了这一点。不管是第几课时的内容,遇见就强调,这是应该做到的。
二、走进文本
1.出示学习提示。
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10课,我们来看学习提示。我想找一位同学朗读一下。
生朗读,抑扬顿挫。
自评:指名学生朗读学习提示的这个环节中,学生朗读得特别好。我在课前几分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了这个班长的朗读能力,在这一环节进行时,正好这个孩子举手,就指名他来朗读了。声音特别有力量,在上课初就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
师:有力量的声音。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学习要求也是我们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所以我们在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人物的描写方法。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开始吧。
自评:此处的过渡语,我特意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穿插进来,旨在引导学生对教材有整体意识,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上。
学生进行批注学习,老师巡视并指导部分学生做批注。
自评:可以说教师的巡视决定着课堂的直接效果。走到学生中间去,也是于永正老师“儿童语文”的一个核心点。这样的巡视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学生默读批注的5分钟时间对我来说是黄金时间,我走到学生中间,先是大概扫视了一下学生批注的进度,然后在个别有困惑的学生旁边停下来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他能够找到句子,哪怕只找到一处,这5分钟的时间对他来说就是有效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批注有误,及时提醒他,减少无用功。在此期间我大致了解了学生所批注的范围,这就为接下来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同时自己的心里也有了基本的规划。
2.交流描写毛主席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师:部分同学已经用他的姿势告诉我,他准备好了。我们一起来交流。把你感受最深刻的地方分享一下。
指名回答。
生:我找到的是第4自然段。(生读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心里非常悲痛。
师:“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在我们看来这是表面上很平静的,内心却……
生:内心其实非常悲痛。(生齐声回答。)
自评:学生回答过后,我紧接着对这句话进行了分析。现在反思,觉得这个分析不是最好的,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比如可以提问:“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这样学生就会努力思考,从而加深印象,比这样直接告知要有效。整理完课堂实录发现,课堂上有几处也出现类似情况,值得深思。
师:理解到位。还是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指名回答。
生:我觉得毛主席非常伤心,而且有些自责。
师:你怎么想到的自责?
生:他很后悔让毛岸英去战场,要是不去就不会牺牲。
师:这是你独特的感受,真好。
自评:学生在此处能够说出来“自责”我很惊讶,我的顺势询问,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打开了。
师:还有哪些句子?谁来分享?
(经过前面的预热,这时举手的学生就多了。)
自评: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真正融进课堂。这是师生思维打通的第一步。
指名回答。
生:“那一次次的分离……”(生直接读了这句话。)这句话我感受到毛主席内心很不舍。
师:你感受到了不舍。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能把话说完整,比如说:我找到的是第几自然段的哪句话,这样其他同学就都可以聚焦到这句话上了。
师:哪位同学也找到了这句话?有不同的想法吗?
(无人举手,转变思路。)
自评:备课时,往往预设得完美。但是在真正的课堂上更多事情是无法控制的。例如上面这种情况,无人举手怎么办?作为老师,也只有在遇见过很多一线问题的时候,尝试着探索着解决,课堂才会处理得恰当。
师:那么老师有个疑惑“喃喃”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非常低声地说话。
师:非常准确,毛主席喃喃着,其实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的……
生:悲痛。
师:是啊,这里的省略号,毛主席没说完的话是什么呢?
(此时,一个学生主动回答。)
自评:都说作为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我不断修炼的能力。例如这位主动回答问题的孩子,通过对他的观察,他属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孩子,主动回答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成是抢答,因为我的话音还没落的时候,他就已经说出自己的答案了。他之所以能够抢答,是因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像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因此我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重点关注他了,接下来只要有机会肯定还会请他展示,在后面的课堂上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生: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
师:老师听到你的补充了。你能把这句话连起来说吗?
生加上自己补充的话,完整地读了一遍。
师:大家的感受真的非常不错,我们从这些人物的描写中就看到了毛主席作为父亲,一个普通的常人在失去爱子之后的悲痛心情。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常人的情感。
板书:常人的情感
师:有心的同学可以批注到自己的书上。
生自主批注。
自评:这句话是我有意而为之,我希望学生能够批注,这样从侧面敲击一句,要胜于直截了当地告知。教育无痕,习惯就是在这些极其细小的事中形成的。实践证明,在我板书第二个标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批注,好习惯隐于其中。
师:是啊,毛主席他不仅仅是一位父亲。
生:还是一位领袖。(生齐声说。)
师:我们接着交流,在第二部分你有想说的吗?(多位学生举手。)
师:这次我请一位这节课还没有举过手的同学来说。(指名第一排的一个女生。有些胆怯,站起来5秒没有发声。)
自评: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待挖掘的矿,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等待着我们用耐心、爱心、童心去挖掘。我也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爱表现自己的,有的时候只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道关,战胜不了自己的胆怯,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激励了。在这个环节中我特意提问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其实我的心里也没底儿,不举手的同学不是没有思考好,就是性格有些胆怯,接下来的情况真的无法预见。这个环节提问到的这位女生就是如此。开始的时候没有做好准备,也比较胆怯,就没有发言。但是在别人帮助她的时候,我看到她在努力地做着笔记,她接下来的两次分享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次尝试,聚焦了一位同学的思维,并且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突破。
师:没事儿,不着急,我们先来听听别人怎么说。(又指名一位同学回答。)
生:我找到的是第7自然段。(生读第7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从这句话我觉得毛主席对自己的儿子很眷恋。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眷恋?(该生低头不知如何回答。)哪位同学可以帮忙。(一位男生站起来回答,但是答非所问。)我们在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再指名一位同学回答。)
生:因为他对儿子十分想念。
师:这个也不错,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看看,说不定对你有帮助。前文说了什么。
生:毛岸英到底该不该葬到朝鲜。
师:是啊,毛主席不仅是一位父亲,还是一位领袖,面对这个抉择的时候,他非常的不舍,对儿子无比眷恋。(转向第一次提问的女生,再次请她回答。这次她张嘴简单地说了句:感受到毛主席的眷恋。再指名一位谈这句话的感受,这时这位女生一直在边听边批注,最后又让她回答了一次。说得还可以。)
自评:这个环节我朝着“情节丰满”的方向努力,同一个问题探究到底。在指名这位不举手的女生回答问题时,她的胆怯,或许是她的害怕,我在课堂上留足了时间供她思考,自己不会,先听别人怎么说,一遍不会再来一遍。教育本是慢下来的艺术,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些收获,对他自己来说就是莫大的帮助。在这位女生终于完整地回答问题之后,我轻抚了她的手说:就是这样,不着急,自信一点,老师相信你下次能回答得更好。教育无痕,处处皆是。
师:还有要交流的吗?(举手的孩子较多。指名一位同学回答。)
生:我找到的是第7自然段的几句话。“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这句话我感受到毛主席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让儿子葬在朝鲜,不搞特殊,不徇私舞弊。
师:真为你的感受点赞。我们足以看出,毛主席不仅是一位父亲,失去儿子以后非常悲痛,同时也是一位领袖,是领袖就应该如何?
生:不搞特殊,以身作则。
自评:这位同学的回答已经有了高度,学生的基本素养是有所差异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差异,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及时的赞赏是对他最大的鼓励。现在整理,如果在评价上除了对该同学的回答作出肯定之外,再邀请她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之类的内容,学生的主动性就发挥得更好,同时也能引发其他学生的注意。
师:对呀。所以他不仅有常人的情感,同样也有伟人的胸怀。
板书:伟人的胸怀
师:大家这次都在主动做批注,老师太为你们高兴了。(学生自己批注到了书上。)
自评:此时学生的做法,是前面留心教育的结果。
三、指导朗读
1.提出要求,自由练读。
师:经过我们刚刚的交流,相信大家对这些人物描写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人物的内心感受也理解了。大家一定能把课文读好。那么在大家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有哪些把课文读好的方法?
生:不回读,不指读。
师:你的知识真是扎实。我们聚焦到这一课,它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生:非常悲痛。
师:那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声音要低沉一点。
生:慢一点。
师:大家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请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己先练习读一下,我们一会儿交流。
生自由读,师巡视。(巡视期间有个孩子喊报告,我走过去以后问我:是不是只读一段话就可以。我点头示意。)
自评: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和学段特点。在指导学生朗读之前,先交流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不仅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了回顾,同样在结合本课特点的情况下将朗读的方法总结得更具体,针对性更强。这样学生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展示朗读之前,先自己进行练读。
2.指导朗读。
师:好的,现在我们分别来认领课文的4、5、6、7、8自然段。(举手的学生众多。指名四位同学朗读。)
生:第5自然段只有一句话,那把第6自然段也送给你吧。(一生认领5、6两个自然段。)
师:第4自然段,开始吧。(生读,抑扬顿挫,读得特别好。)
师:我看他旁边的同学听得特别认真,你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吧。
生:很好。
师:从哪儿看出来好?(生沉默。)
师:那我们先听别人怎么说。(指名一位经常举手的同学。)
生:他读得声音洪亮,有停顿,而且声音忽高忽低的,很好。
师:忽高忽低,就是有起伏,我们称为抑扬顿挫。总是一个平调的朗读就不太好了,要抑扬顿挫。
师:你会评价了吗?(指名刚刚提问时只回答“好”的孩子,经过别人的分析后,再来谈一下。)
生:他的朗读有节奏感,有停顿。
师:从他的朗读中我们就能读出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自评: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我将“重感悟”列到首位,“悟其语”“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在第二课时指导朗读的环节主要是通过后两方面进行的。以上这个环节学生本身朗读得特别好,在指名其他同学评价的时候花费了过多时间,我的原意是这位负责评价的同学能具体说出朗读的优点,然后学着别人的优点能够自己朗读一遍。结果真正的课堂不会照着预设发生,我现在反思:学生回答“很好”的时候,我可以这样引导:既然你说好,那你模仿着他朗读的优点来读一遍,如果学生模仿着读得特别好,我们再来一起总结好的方法,这样是不是比转向另外一个人评价要更好一些,毕竟指导朗读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能够读好。这一点儿值得商榷。
师:接下来我们来读第5、6自然段。(生读。)
师:同桌你来评价一下。
生:读得很好。
师:怎么好?我们不仅要会表扬,更要学会提建议。
生:很流畅。
师:嗯,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段落中的字意来读。比如这句话中的“轻声说”,读得时候就要放低声音了。
自评:跟着于永正老师学习上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处理较难的问题时,适时地告知或许课堂效率会更高,也会节省不少时间。
师:我们来读第7自然段。(生读第7自然段,中间有个别地方多字漏字,及时提醒,当即改正。这位同学就是刚刚在自己练读时主动举手报告的同学。)有人想评价吗?
生:他读得有些快了,而且在该加重语气的时候没有加重。
师:你觉得哪些词语要加重语气。(生回答了一个问句中的最后一个字。)
师:老师明白你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反问句,在读的时候要加重语气,把反问句的气势读出来,是这样的吗?(在这位同学还没有点评完的时候,负责朗读的这位男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要再读一遍。)
师:肯定会给你机会,我们先听同学点评完,你可要认真听,认真记。(交流后,负责朗读的同学再次朗读,结合同学的建议,这一次的朗读有了明显进步,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漏字,马上及时改正重读。)
师:为你鼓掌。你看我们只要用心就会有进步,下次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希望你再自信一点。
自评:让关注真正得到落实。前面谈到这个男生引起了我的关注,只要有机会就会让他展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极其普通的朗读展示,却让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仿佛激发起了他内心深处对学习的一丝向往。这位男生的第一遍朗读可指点的地方较多,当同学给予评价的时候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展示,这足以说明他进入了状态,同时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在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之后他的第二遍朗读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自查自改,他进入了文本,真的为他感到高兴,不禁为他鼓掌。
师:最后来读第8自然段。(生读完。)
师:后面一位同学来评价一下吧。
生:不太通顺。
师:第一句话确实有点儿难。“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
生:对,他读的时候没有停顿好。“电报记录稿”中间要停一下。
师:这里的“交”也要注意,平时我们都说“交给”。你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生读了一遍,把说到的两个地方刻意大声停顿了一下。)
师:大家看,他已经明白了停顿的意思,但是读课文要连贯起来。请你再读一遍,好吗?(此生再读第三遍,把第一句话非常流利地读了下来,后面的评委老师不禁为他鼓掌。)
师:大家的朗读再次惊到了我,这说明我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深刻的理解。
自评: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变好。在指导这句话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一遍一遍地进步让我看到了启发式指导的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表现也令我感动,他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接受建议,一步一个台阶地进步。所以在他最后一遍朗读的时候,评委老师不禁为他鼓掌。其实在反复指导他的过程,对其他同学来说更是一种提升。
四、总结升华
1.观看小视频。
师: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影视剧的小视频,就是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一个片段。老师希望大家仔细看,抓住我们今天交流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选取其中一点仔细观察,我们一会儿交流。
全体师生观看小视频。视频结束后部分学生泪流满面。此刻铃声响起。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交流,希望这个作为今晚的一个作业,把你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抓住一个方面写几句话。
自评:有目的地学习,效率会更高。这个环节原本设计的是引导学生看过之后进行交流分享,由于时间关系把学生要交流的内容列为晚上的一个小作业。学生没有展示,确实非常遗憾,由此可见,对课堂的把控还需要不断学习。
2.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去体会了一位父亲的普通情感,还有一位领袖的博大胸怀。青山处处埋忠骨,虽然儿子的遗骨埋葬在朝鲜,但是英雄的精神与我们同在。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清明节来临之际希望我们铭记历史,纪念真正的英雄。
下课。
自评:虽然课堂上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设计,却也在不慌不忙中自然结束,今天听到郭成林老师说到的一句话:课堂有的时候就不了了之了。让我很受启发。在结尾处结合马上来临的清明节,让这节课显得相对完整了一些。在回顾和梳理这节课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的地方有很多,每次反思都离不开课堂上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但是改观不够明显,这个问题值得我深思,并积极向别人请教。说到底还是对于这一方面训练得少,在平时的课堂实践中就应该精炼语言,长此以往就会有所改进。最大的感触就是:备课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费,但是课堂的呈现是一名教师整体素养的集中表现,这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教育思想。这些软实力其实很难界定,甚至很难一时改变,只有不断地磨练,才能慢慢领悟,这其中的磨练就包括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面对课堂,坚持反思,才会有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