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卡西·阿弗莱克丧到极致的表演为他赢得了奥斯卡的奖杯,那份忧郁的气氛还没散去,他就又接演了一部致郁片,稳稳的落实了他“丧片代言人”的名头。这次的他披上了床单,化成了一个被时间隔离开的幽魂鬼魅。
《鬼魅浮生》是一部意识流极强的文艺片,整部电影中演员的台词寥寥,甚至可以清楚的数出到底有几句话(相信我超不过十句台词),再加上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C几乎全程披着床单,掩盖了面部表情和细节动作,只能通过笨拙到迟钝的肢体语言和导演构筑的意境来烘托电影主题。
所以电影在今年圣丹丝电影节首映后,影评人的两极化的评语也可以预料得到,而豆瓣上7.7的评分其实也代表了一些人的态度,太多人被冗长的镜头逼到放弃。
故事讲述了一对恩爱的情侣居住在一所僻静的房子,鲁尼·玛拉饰演的M想要搬离这里,而C却不愿意离开,在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搬离这里的时候,C出了车祸。
从一开始就静悄悄的甜腻的交谈,到后来车祸的发生,一切都在安静的发生,车子碰撞的激烈瞬间没有,血肉模糊的现场没有,只是一缕青烟飘了过来,镜头慢慢落在了C头抵在方向盘上的静止状态。
一切都在发生,不疾不徐的缓慢发生着。嘶吼的悲伤被抹去,剩下的无声里满满的悲伤。
M到了医院,看着被C被床单掩盖的尸体,平静下无所适从,她匆匆的看了他一眼,离开了。
镜头依旧停留在停尸间,仿佛一切静止,然后,在你开始怀疑是否暂停了画面的时候,C坐了起来,披着床单在医院里缓慢的走着,他好像在寻找,要搞清楚发生的一切。在一扇发着异样光彩的门前,他驻足,明白了,他化成了幽魂,一个披着床单,留着空洞双眼的鬼魅。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只鬼的形象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的笑出声,滑稽到呆萌的鬼还真是头一次遇到,第一次不觉得鬼浑身散发阴森森的惊悚,反而有点可爱。
导演大卫·洛维表示这部电影本就不是冲着惊悚的鬼片题材去的,它只是一个形象,一个需要表达电影主题的载体,通过一个与爱人阴阳两隔的鬼魅的视角去体会这部电影更深层次的含义。
C回到了他和M的爱巢,他注视着M的痛苦,却给予不了一丝安慰,时间过去了多久,他不清楚,与其说它沉浸在了时间里,不如说,它被时间抛弃了
窗边的他看到了另一栋房子的鬼魅
Hello
Hi
I’m waiting for someone
Who
I don’t remember
时间过去了多久,已然没有概念,它们只是在等,等待被无限拉长,成为了它们还依附于尘世的唯一执念
M走了,她走出了伤痛,有了新欢,搬离了那里,留下了一张塞在墙缝的纸条,那张纸条成了C的执念,因为M曾说过,她会在每个离去的房子里塞一张纸条,这样就会让她感觉自己还有一部分在这座房子里,她还有机会回来。
等待,等待……无尽的等待后,房客换了几换,C还在抠着那个墙缝,想要挖出那个纸条,在即将拿出的那一刻,拆迁队推翻了房子……
望着一地废墟,两只鬼魅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另一只鬼魅说:
I don’t think they’re coming
然后烟消云散,留下散落的床单和一地的失望
活人可以在时间的治愈下慢慢走出伤痛,迎接新的生活,可那一直执着的鬼魅能怎么样,它们被隔离在时间之外,一瞬即是尘世变迁,看着自己被人遗忘,只有执念维持着。
如此说来,电影过少的台词和冗长的镜头并不是弊,而是一种独特的利,在绵长的节奏中将悲伤拉大,通过无声的悲痛更加剧了沉重的力量,情绪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却发现这份悲伤根本无处释放。
如此,也太过悲凉,这是一个鬼魅的史诗,也是一份难以言说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