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欢网上阅读,有段时间听不少人议论,说搜狐上有一本小说《村干部做的那些事》,写的真实好看,农村长大的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开始阅读,果然很快就被深深吸引,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那么的熟悉可亲。也不知为何,网络作品很少有连载完的,《村》也是如此,连载了十多章就戛然而止,故意吊胃口似的。这部在搜狐首页原创文学栏目中被当做重点作品介绍的、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最高时日点击量超过20多万,才连载了一半就有了近千万的点击。
那几天我不停地打开网页,希望看到作品更新,失望之余几乎有点黯然神伤了,一日将欲阅不能的苦恼向同事小王说起,小王告诉我可以找本人,肯定会让我一气呵成全部看完,因为作者“雪琴吟”就是和咱们间隔二、三个办公室的老干局局长曹勤学,我煞是惊呆,模样憨憨、肤色暗暗、沉默寡言、其貌不扬,私下里被人亲切地称“老曹”的那个人怎么可能是个作家呢?职业习惯的使然让我一探究竟,曹老师不可置否,嘿嘿一笑,慢慢地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打印装订本,封面是《秩序》,作者果然是他,我翻看了一眼,与《村》内容完全一样,曹老师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在搜狐连载是《村》,在新浪连载叫《秩序》,我已经违约了,不应该一稿多投的。”
曹老师从小喜欢文学,名著爱不释手,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但他丝毫未改变读书学习的习惯。突袭拜访时,他虚掩着门,正手捧《小说月刊》兴致勃勃地阅读,无论工作如何繁忙,曹老师都要挤出时间看书学习,写东西只有靠星期天和下班时间日积月累,他没有其他嗜好,除了看书写作,就是散步运动,笔耕不缀让他悠然自得,其乐融融。早晨唐诗宋词、晚上《红楼梦》已成为他多年的阅读习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翻阅了多少遍。
政府办资料科、信息科、政府研究室的文字锤炼,再加上乡镇的工作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写作基础,谈起《村》的创作来源,曹老师侃侃而谈,他说他非常了解村干部的所思所想,非常了解普通群众的心理状态,农村转轨变型背景下的工作内容和独特方法让他记忆犹新,鉴于此吧,其创作灵感一发不可收拾。我建议,“快找出版社吧,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因为是纯文学作品,读者群少了,大多爱看通俗的作品,而出版社考虑最多的就是经济效益,不是名作家,出版了不一定能卖出去,出版社不干这赔钱的买卖。”曹老师一脸的无奈。读其作品,谁都会窥见一斑,曹老师虽然沉默寡言,但内心世界却细腻丰富,也许此种原因吧,其作品文笔优美,语言风格也颇像毕飞宇、贾平凹、王安忆。身边爱好文学的读者自己从网上下载,打印成册,互相传阅欣赏,足以证明曹老师作品的魅力所在!
“我最近烙的‘葱花饼’品尝了吗?描写了一个家庭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的情感纠结,这次有两家出版社正等着给出版呢!”拜访接近尾声时,曹老师的一句话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不声不响又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我简直对其有些仰视了,佩服他业余时间如此创作,更敬仰他甘于寂寞、陶情适性的心灵境界。在当今人心浮躁、世事喧嚣的现实社会,谁能真正的坐下来读读书、默默无闻地写些东西,谁又能如此作为而不自我吹嘘呢?原以为曹老师单位清闲自在,可他告诉我马上要去看望两个邯郸回来的离休干部,与活动室的老王商榷工作也在今天日程之内。
工作与写作两不误,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勤学局长,“雪琴吟”,您真了不起!
(这是前几年写的雪琴吟老师的文章,整理一下,记录下来。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