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受到的历史课教育都相当地贫瘠乏味,以致在很长的时间里,历史就如林海深处,无法也无意去涉足。而第一次让人真正生出兴趣的是演绎商鞅变法的《大秦帝国》。
“守富饶土地而贫穷,拥强悍之民而兵弱,踞山川形胜而沦丧,就在于没有综合混一的强大国力。强国之道,乃法家精义之学,务求国家实力增长,务求激励朝野士气。”
“魏国之强,甲兵财货;齐国之强,明君吏治;楚国之强,山河广袤。然则只强一时,不强长远,遇明君则强,遇常君则弱,遇昏君则亡,如此起伏不定,无法长期聚集国力而稳定强大。”
卫鞅对秦孝公阐述的法家强国之道,让人有心向往。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一种系统的方法能够让人一步步变强,强大到最后一统山河。所以我对于历史的兴趣源起,一如古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时至今日,对于历史和地理这一对孪生的喜爱,除了对自身强大的渴望,还有别的原因吗?当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隐约担心是一种对当下的不敢投注而转移到另外一个时空里去。
然后我想起了《十三邀》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诚若此言,这世界的时空千千万万,而我每次也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当我工作的时候,我进入了西西弗斯的世界。当我听周杰伦的时候,我进入了中二将尽的世界。当我看《贞观之治》的时候,我进入了天策上将的世界。当我看地理的时候,我进入了盘古创世的世界。当我看历史的时候,我进入了天马行空的世界。而当我什么都不做时,我又进入了DMN暴走的世界。
而无论我从哪一个时空哪一个世界退出时,我都感到极其地空虚,毕竟它们都不属于我。只有我自己投入心血投入喜爱创造出的时空,才能成为到达皈依和故乡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