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被《宇宙探索编辑部》吸引源于22年看一场电影前的预告片环节,同其他预告片风格截然不同的猎奇复古无厘头贴片风格和没头没尾的预告——“看过都说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直到今年的4月1日才终于看到了这部梦寐以求的电影。和无厘头的预告一样,这部电影的内容也充满了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无厘头的科幻,这样独树一帜而又充满特色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蕴含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对宇宙的浪漫幻想也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于是在彻夜难眠回味影片内容几夜后,终于决定开始重走一遍西行之路,回味这场宇宙级别的《Journey to The West》。
一、剧情
这是一个荒诞而简单的剧情,坚持研究外星人的过气科幻杂志主编和一群支持他的人前往四川探索外星人的存在,最终主编亲眼见到了外星人也认识到了生活的真相,选择回归正常生活。而荒诞的地方在于,本片采用的伪纪录片手法企图让看这部电影的你相信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一系列违反常理的事情却让你难以相信外星人的真实存在,因此产生了关于蘑菇是否影响后半段剧情真实性的争议。
由于本片的种类为科幻,加上唐老师已经将蘑菇吐出来的剧情,我认为剧中外星人的存在是真实的,包括一行人前往鸟烧窝的路上出租车司机说孙家父子都去世了,然而孙一通真实存在的矛盾;外星人腿骨是真实地会变长,也会吸引狗,证明腿骨也是真的;可以瞬移,不需要梯子就可以为睡在屋顶的那日苏盖被子等行为也是对外星人真实存在的佐证。且导演孔大山多次提到过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2017年村民称遇到了真正的外星人,结果却是假的硅胶外星人这一新闻事件,他想如果这个村民说的都是真的呢,因此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的初心是希望这一切都是成立的。
在外星人存在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思考这部影片深入的思想部分。然而在探讨思想时,先要讨论一下人物特色。
二、人物
唐志军——唐老师是绝对的主角,这部电影也可以看作是唐老师的自我觉醒之路。唐老师是唐僧,带着不取到真经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念踏上了西行记;唐老师也是堂吉诃德,用纯粹的理想主义一次又一次地捍卫着已经消亡的骑士精神;唐老师更是西西弗斯,见证巨石不可阻挡地滚下山坡,却偏执地一次又一次地把巨石推到山顶。唐老师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坚定、顽强甚至带一点常人难以理解的不切实际和偏执;他也是绝对理性的化身,认为“声色犬马、口腹之欲,都是影响人类再进步的藩篱”“在完成繁衍任务以后,性欲是一种疾病”。
那么这样坚定的人需要觉醒什么呢,是女儿的死亡。由于50%的基因遗传精神疾病和父母的离婚等原因,女儿患上了抑郁症,并在自杀前问老唐:“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老唐对于女儿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不原谅”,是他对女儿自杀行为的不理解,认为他的女儿对世界缺少好奇心,因此他会多次反复和老唐女儿的投影——晓晓提到“有好奇心是好事”。然而更深一层,他是对自己的不原谅,女儿的自杀老唐难咎其责,正是这种困惑、愧疚和悲痛让老唐更执着寻找到外星人,询问人类存在意义的答案,抑或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到一个答案。
孙一通——如果说唐老师是唐僧,那么孙一通就是带着浪漫色彩创造奇迹的孙悟空。孙一通带着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性,带着对外星世界的指引,带着神性指引老唐一行人获得了最终的启发。孙一通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他说“诗歌只是人类沟通情感的工具,但是数学是整个宇宙通用的语言,但是数学太确定了,所以我学不好数学”,所以他只用一本最简单的《新华字典》写出了送给宇宙的赞歌。然而作为外星人的孙一通面对老唐的提问,他也只是说“万一外星人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等待麻雀降临的少年最终被麻雀带走,握着长大犹如金箍棒一样的腿骨对老唐说“老唐,你只能到这咯”,这时的孙一通犹如耶稣一般说着“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带着神性的孙一通为老唐留下了浪漫的诗歌,留下了不愿磨石磨的驴子,留下了宇宙的答案——缠绕的双螺旋结构——人本身。
秦彩蓉——作为本片中最现实主义的人物,为本片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笑点,秦大姐的吐槽代表着我们的心声,对于老唐荒诞的行为不屑一顾,但是这么一个现实主义的代表却能够追随老唐的步伐前往的四川大山深处进行近乎不可能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件很浪漫主义的事情,为了月亮而舍弃六便士,她从来都是最清醒最现实主义的那个人,因此在和老唐分道扬镳时,才会大喊着“我明白了,我想明白了,是你一直想不明白”。秦大姐一直都明白生活的真相,明白老唐偏执的理想主义掩盖下对于女儿离去的悲痛和迷茫,因此她选择陪着老唐来西行,这样既要六便士又能追求月亮的人,怎么不算另一种意义的浪漫主义呢?
那日苏——相比于沙僧,他的形象更贴合酒神狄俄尼索斯,抱着酒杯随遇而安,只因为去寻找外星人这件事情很酷从而踏上西行之路的那日苏,也是极致的浪漫本身。
晓晓——中途加入的志愿者,因为小时候近视误以为远处的广告灯牌是UFO,后来离婚的母亲告诉父亲被外星人带走了,因此一直有着找到外星人的愿望。晓晓的存在更类似于唐老师女儿的映射形象,同样的年纪,同样的抑郁症(每天晚上吃的药),以及唐老师希望她可以多点好奇心的期盼。然而这样的晓晓一路上也是在寻找着一个寄托,她当然知道父亲不可能是被外星人带走了,她只是想着,万一找到外星人呢,万一可以重新获得父亲的爱呢,因此寻找外星人成为抑郁症的她坚持下去的目标。而被外星人带走的父亲又暗示着唐老师在执着于外星人探索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女儿的关爱,导致最终悲剧的发生。
这么一行人代表的正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化身,他们都有着加入这场遥远西行的内在原因,所以这一场寻找外在的外星人的求索之路实际上却是对内在的自我的修行。第二章节《蜀道难》的英文翻译Odyssey也暗示这不是一场向外探索的道路,而是一场如奥德赛回乡一般寻找自我的路途。
三、主旨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对于宇宙的科幻畅想,对外星人的探索,实际上却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不断追问——人存在于宇宙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难免最终落脚到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论证,老唐因为女儿的自杀对于自己研究外星人的意义产生了疑问,同时也开始落入虚无主义的问题——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一般的生存状态,每一个人都是如同“怪人”一般的存在——数十年如一日探索外星人的老唐,酗酒的结巴酒鬼那日苏,执着追寻被外星人掳走父亲的晓晓,没怎么读过书始终头戴一个锅的乡间诗人孙一通,带着一顶小红帽神出鬼没的民科“陨石猎人”,外星人地球联络部带着宇宙功德箱等待给出五百二就送外星人腿骨的农民大叔,这些人都是常规生活中的怪胎,但是在影片中,这些荒谬的人在更荒谬的剧情中显得反而正常了。
在有着迷雾一般的丛林里,在大雨倾盆里孤独的巨石篝火旁,在蕴藏着宇宙终极奥义的山洞里,如同做梦一般的老唐终于卸下了绝对理性的面孔,颤抖而又带着期盼地问出自己的问题,直面长期压抑的对于女儿的愧疚和悲痛,然而本片用一种荒诞而温柔的角度给出了存在主义之所以存在着的原因——“原来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又是存在的答案。”
在电影结尾不断向更高更深处展望的目光中,我们看到宇宙的尽头是仿佛DNA双螺旋一般的存在,于是老唐悟了,内在生命的意义是和外在宇宙探索的意义一样重要的东西。
于是老唐回归了现实生活,他在亲人的婚礼上致辞——“当我转过身之后,我看到的是整个宇宙的轮廓,其实我们人类一直没有弄明白,就是宇宙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人类又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可是就在那一刻,那个轮廓让我觉得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不在外面,不在宇宙深处,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原来我们每个人既是存在的谜题,也是这个谜题的答案。后来我就把我看到了宇宙的样子印在了我工作的杂志社。休刊前最后一期的封面上,那个轮廓让我觉得如果宇宙是一首诗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组成这首诗的一个个文字,我们繁衍不息、彼此相爱,然后我们这一个个字就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句子,这首诗就能一直写下去了。当这首诗写得足够长,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这首宇宙之诗里,懂得我们存在的意义。”
一向恪守理性的老唐甚至也文艺了一次,为逝去的女儿作了一首诗——一首无言的带着哭泣的感性的诗歌。
在看这部片的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沉浸在难以逃离的不同寻常的茫然和无助之中,外在同龄人的压力、自身对于情感的外倾型依赖难以得到回应,未来白茫茫一片的恐惧,过去朋友不可阻挡的分离和隔阂都导致一种难以转移的压力压着自己无法呼吸。我深知自己并非大众眼中的正常人,也时常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自己更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在看完《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电影的一瞬间,我被深深触动了,我对哥哥说,这是文学献给宇宙的理想主义的赞歌,哥哥给我比了个大拇指。
这部片子和《妈的多元宇宙》有着相似的主题和思想内核,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论争,家庭中长辈和晚辈关系的探讨。而且同属于科幻电影,最终都落脚到了存在本身即为意义,有些难免落入俗套,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答案。但是如此相似的主题是否意味着新一代人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呢?
四、特色
这部影片能够触动我的灵魂,激发我共鸣的一大原因就是这部片太浪漫了!贯穿全片的乡土气息丝毫不影响全片风格的理想浪漫。被割头的宇航服,自动生长的外星人腿骨,乱石场间的巨大佛头像,落满麻雀的石狮子,泥泞村镇里带着浓厚四川口音的诗朗诵,神秘逃脱的不愿遵循命运拉磨的驴忽然出现在落魄的唐老师身边,被火烧的帐篷被加了一把柴火变成簇拥的篝火,遮天森林里坠毁的外星飞船,原始山洞里命运般篆刻的涂鸦......在不可能开花的地方开出花来,就是奇迹一般的浪漫,这些荒诞的瞬间,就是最质朴的乡土情怀和难以割舍的科幻色彩浇灌出的名为浪漫的花朵。
用一首孙一通的诗作为结尾——
胸口的鸟群
绕过十万个太阳
带走被浇灭的闪电
带走云层潮汐
带走神明的悄悄话
带走落地生根的猫
带走氧化的情歌
带走山野恩仇
带走金银财宝
带走痴心妄想
带走梦游的脚印
带走飞蛾扑不灭的火
带走所有人的名字
带走彩虹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