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哈佛一个著名的学者应邀参加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重要会议,公司CEO咨询教授问题,教授给出答案后,CEO很不满意,这个教授于是带着问题回去研究,最后还是无疾而终,直到这个教授看到本文要分享的书,他才释然,并给这本书做了推荐序。
这个教授是谁?谁会挑战他?是什么问题难倒了他?为什么他认为自己没有研究清楚的,别人研究清楚了?
上面那个哈佛教授就是《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而那个CEO就是英特尔传奇人物——安迪.格鲁夫。当时英特尔面临的困局是,AMD和赛锐克斯公司在不断吞噬中低端处理器的市场。
格鲁夫的问题是:“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办?”,当时克里斯坦森给出的答案是“你们应该成立一个新的业务部门,而且它们应该有自己单独的财务系统和销售目标”。
格鲁夫不满意,因为教授告诉的是他已知的——做什么,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克里斯坦森回去后想系统性提出一套关于如何做的理论,但是无果。直到《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力4原则》的出现,解决了他的苦恼,而这本书就是本文想分享的。
书名是不是似曾相识?对,就是《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而这两本书的作者刚好就是父子关系,一个叫斯蒂芬.科维,另一个叫肖恩.科维,前者是父亲。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力4原则》(下文简称《4原则》)继承了《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的优点,结构简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四个原则,第二和第三部分介绍了该原则在团队和组织中的应用。而且这四个原则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环环相扣,形成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四个原则分别是:
原则1: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原则2:关注引领型指标
原则3:坚持激励性计分表
原则4:建立规律问责制
执行始于专注,所以原则1是剩余三条的前提;原则2是对目标的分解,并且提出了一个分解的方法——引领性指标;原则3则给出了保持持续动力的方法;原则4是执行的落地。
原则1: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1.1 更少却更好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种感觉(我有):自己每天忙碌,但是一周、一月、甚至1年下来,好像也没有取得什么重要的结果,仿佛陷入一种瞎忙的状态,之前我们解读过《深度工作法》这本书,也是解答这个问题的。
大道至简,他们给出的共同解法就是聚焦。蒂姆西·库克在接任苹果CEO后曾提到,他从乔布斯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聚焦是关键(Focus is Key)”。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想做,最后很难在某个方面做到极致,而聚焦少数,则可能达到最好。
1.2 日常事务VS重要目标
工作中,虽然我们知道聚焦很重要,但是该回复的邮件,领导安排的任务,又必须完成,怎么办?《4原则》指出,首先要对我们的工作进行区分,有些属于日常事务,比如邮件回复、召开会议等,这些是组织运作和协作的基础,但是如果想让工作有成果,必须专注重要的目标,只有当我们在重要的目标上花了时间,我们的工作成果才会产生质变。那怎么识别重要的目标呢?
1.3 贡献量分析
在我的专业(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中有个重要的技术,叫做“贡献量分析”,我认为这是一个通用的概念。通俗的讲,就是找到影响结果最大的要素,通过改变影响它来实现最高效的改善,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在寻找这个关键影响要素的时候,大家通常会问:“什么是最重要的?”
但通常很难得到答案,以汽车的性能开发为例,通常它可以分为安全性、NVH性能、操控性能等,当提出上面的问题,大家都会认为自己的性能最重要,最后不了了之。
而如果换种提问题方式:“如果在其方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改进哪一个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这个问题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聚焦,另一方面,不会让我们因为过度专注于少数目标,而忽视了其它的工作。
1.4 精简目标,设定时限
195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刚成立不久,他们拟定了很多重要的项目,肯尼迪上台后,设定了新的目标,对比下表,我们就可以看到了不同。
我很喜欢一句话“目标是达成目的手段”,在上面的例子中,目标是登月,而目的是大力发展航天技术。通过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而不只是罗列事情,不仅能达成目的,同时也让参与其中的人,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的和意义,从而激发斗志。
1.5 目标分解:关键、关键再关键
人类无法直接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将其分解为可以解决的子问题,各个击破,以登月为例,NASA将其分解为下面的三个关键子问题:
于这三个子问题,还可以再往下分解,直到可以动手开始做,这个过程中有个技巧,每次分解中都要尝试找到关键。什么是关键?我们都熟知2/8原则,所谓关键,就是那些完成20%就能达到80%效果事情,通过多次应用,最后就能找到那最关键的部分,从而达到做的更少,但是更好的目的。
原则2:关注引领性指标
原则1提到了要聚焦最重要的目标,以及对目标的的分解,这种分解出来的指标可以分为两类: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它们有什么不同?
2.1 两类指标:引领性指标VS滞后性指标
以减肥为例,如果你想年底减肥12kg,那么分解到每个月就是1kg,然后到周,再到日……,看似很合理,但有个问题,这些指标只有到了时间点,才知道是否达成,也就是说这些指标具有滞后性,所以被称为滞后性指标。
与之相对应的是引领性指标,这类指标有两个典型的特征:预测性和可控性。所谓预测性,指的是你可以预测这些指标达成后,最后的目标达成可能性;可控性指的是,整个过程是可控的。
比如减肥,监测自己的卡路里摄入量和每天的运动量,就是引领性指标,而减掉了多少就是滞后性指标。
管理大师爱德华兹.戴明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只通过财务指标进行公司管理,就好像用后视镜开车一样”,而财务指标就是典型的滞后性指标。既然滞后性指标有这个缺点,为什么人们很喜欢用?一方面它可以很好衡量,而且直接反应结果;另一方面是省事,如果通过监控卡路里摄入,你要进行过程的测量,相对到点只看结果要容易的多。
2.2 如何找到引领性指标?
引领性指标具有预测性,它还隐藏一个假设:这类指标要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和因果性,而这也意味着它很难找到,因为它和最终的目标的关系不是那么直接,比如,你怎么计算出12kg和每天摄入卡路里的关系呢?
书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只是通过案例进行了说明,结合我的理解,我认为有如下的几种方法:
①经验和行业共识,比如广告可以提高销售额,但是提高多少,很难精确衡量;
②科研得到的因果关系,比如工程中增加某个量,可以精确得到另外的一个量的变换;
③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相关关系。
有些行为很难量化,但它很大程度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引领性指标,比如书中举到一个鞋店的销量不好,经理进行提升,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有个售货员的销量是其它售货员的3倍。通过观察,发现该售货员有几个不同的行为:
①她会完全把自己投入到顾客的世界中,观察他们的着装,聊家常,发现他们的需求;
②她会一下子拿出6双鞋子,而不是一双让顾客挑选;
③她不会直接询问顾客的购买意愿,然后遭到拒绝,而是简单圈定生意后说“如果你办理会员卡,今天可以享受九折,只需在这里签字就可以”;
以上这些行为很难在统计数据中出现,但是它们的确会影响销量,而这个过程可以被转化为引领性指标,表现为三个步骤:
①向顾客至少展示4双鞋子;
②写一张感谢条;
③邀请每一位顾客办理会员卡。
通过这样的指标的推广和执行,整个鞋店的销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个案例典型体现了引领性指标的两个特征:预见性和可控性。
但通常这类指标的跟进需要更多的投入来跟进,而结果有时也不是立即见效的,人们持续行动的意愿不强。如何让人们有持续的动力愿意做这件事情呢?这就是原则3要回答的问题!
原则3:坚持激励性计分表
书中讲了作者的一个经历,有一次他给别人做咨询,当地正在举办一场盛大橄榄球比赛,虽然当时刮着大风,但是观众众多,随着比赛进行,发生了件奇怪的事情,人们的呐喊声突然不如之前响亮,后来才发现,原来计分的牌子被风吹倒了。
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如果你在看一场篮球比赛,如果突然不再显示计分,全场只有裁判在默默的计分,球员和观众都看不到,也不知道现在的计分,比赛会怎么样?一个简单的计分牌子,竟然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什么呢?
3.1 进步循环
2011年, 特瑞莎.阿玛贝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一篇论文,名字叫《The power of smallwins》(小成就的力量),介绍的就是如何通过微小的进步来激励人,其中的机理是:当人们知道自己的进展时,更加知道该努力的方向,小的成就会激励人们继续努力。这个就像我们在***中介绍的小步子原理。基于这个原理,作者提出了计分卡方法。
3.2 教练型计分卡 VS选手型计分卡
计分卡有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有激励效果,作者将其分为两类:教练型和选手型。以篮球为例,教练型的计分卡可能记录球员的传球,助攻等信息,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进行球员分析和打法安排,但这种数据无法直接激励和指导球员的行动;这时需要用到选手型计分卡,如前面的得分记录,所有的球员一眼就能看到整个团队的表现,以及该努力的方向。
3.3 如何建立激励性的选手计分卡?
书中提到了建立这种计分卡四个注意事项:
①是否简单?
②是否显而易见?
③展示的是引领性的指标还是滞后性的指标?
④能否一眼看到离胜利有多远?
①②④好理解,这里重点解释一下③,书中给出的建议是:好的计分卡最好是同时展示两者,因为滞后性的指标是大家希望达到的结果,而引领性指标是我们能够直接控制的,如果能将这两者联系起来,让人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对最终结果直接的影响,会更加努力去做这件事。
以减肥为例,如果你同时监控自己的卡路里摄入和体重的变化,而且看到它们之间直接的联系,那么你是不是更加容易充满斗志。
但是,我想补充的是,正如我们在执行力2:如何动起来?如何持续行动?中提到的一样,我们的行为带来的结果通常有延迟性,比如现在看一本书,并不能直接看到他对我们的进步的影响,这个时候就需要耐心或者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欺骗”自己(如进度条),熬过这段看似没有成效的时期,因为毕竟行为和结果不是线性无延时的。
原则4:建立规律问责制
前面提到的三个原则,最后都要通过第4个原则来落地,它的核心是规律和问责。这里的问责,重点不是上级对下级,而是一个团队中成员间的相互承诺和期许,只有这种从内自外的自我约束,才能形成强大的团队执行力。
4.1 第三种驱动
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中,介绍了驱动我们做事的第3种动力——内驱力。前两种大家都熟悉——奖励和惩罚。平克研究发现,有的时候人们想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外在的奖惩,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并因此获得成就感,书中虽然没有讲,但是我理解这种驱动力是第四个原则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石。
4.2 最重要的目标会议
原则1提到了要区分日常事务和重要目标,有时我们知道重要目标的重要性,但经常被日常事务淹没,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原则4重点强调了规律性问责。
①“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
所谓的规律,可以理解为“双规”,就是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完成这件事情,这样可以让大家有明确的心理预期,知道到这点就要做这件事情,体现在工作中,典型的就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会议室开会。
②先放大石头
斯蒂芬.科维有一次讲课做了一个经典试验,他用一个桶来装四种东西:大石头、小石头、沙子和水,他展示了顺序的不同对结果的不同影响。如果用桶的容积表示我们的资源(时间、精力或钱),把四种东西看成重要程度依次递减的事件,如果一开始就装了太多的水和沙子,我们就无法装重要的大石头了。
同时,在时间管理领域有个著名的“帕金森定律”,指的是只要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张,最后把所有时间用完。可以设想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精心准备的一个会议,突然临时取消,你通常会在多出的这个时间干什么呢?通常一定会被其它相对次要的事情占据。
所以,我们要主动给重要的目标先预留时间。
③问责-回顾计分表-行动计划
重要的目的会议一般做什么呢?书中提出了三个重要内容:
1)问责:汇报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2)回顾计分表:回顾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的状态,分析原因;
3)行动计划:针对不足进行改进。
这个是不是很像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想起了我以前的领导,他在听取我们汇报的时候,潜移默化地传递了这种理念,每次汇报的时候,他都会先关心目标达成的情况,然后才关心没有达成原因和后续的计划,如果一开始就将原因,一定会被批评,现在想来还挺感激。
总结
我觉得这又是一本被书名和封面毁掉的书(至少中文版是这样),仔细读完发现其实很有启发。回顾下来,作者通过四条原则构建了一个系统性的执行力系统,四个原则层层递进,互相支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回顾一下四个原则:
原则1:聚焦最重要的目标;
原则2:关注引领型指标;
原则3:坚持激励性计分表;
原则4:建立规律问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