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间正好”的意思。《中庸》也不是教人如何不偏不倚做事的书。

孔子的中庸,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间正好”的意思。《中庸》也不是教人如何不偏不倚做事的书。

要把《中庸》的真正意思搞明白,我们先要把一些相关的儒学概念理清。

在之前的文中,我们已经与大家介绍过一些儒学的概念,在这里,再回顾一下下:

1、儒学的核心:是教人“动态入定”的。

2、孔子的本质:是人类源头文化中“动态入定”的发现者、恢复者,孔子是位传授“动态入定”的教练。

3、《大学》:是部“动态入定”的教科书。从原理、方法、过程到最终结果,以及推广的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借用中国功夫的说法,《大学》属于“动态入定”的功法。

4、六艺中的“礼”:“动态入定”的用法。其他的五艺:“动态入定”的练法。

5、"慎独":“动态入定”的心法。是《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具体运用。

6、《论语》:是孔子在传授“动态入定”过程中,给弟子们的讲解与点评,以及一些弟子的心得。

把这些概念理清,我们就可以来分享中庸真正的含义了。

从总体的角度来看:

儒学的核心是教人动态入定的,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按照《大学》所提供的步骤,运用《大学》中的方法,让自己动态入定”。这整个过程就叫中庸

换言之,上面的那些儒学概念,都是部件。中庸就是把这些部件组装后的整件。

再从具体的字意来看:

“中庸”“中”字,并不是“中间”“中”的意思。

《中庸》里,有提到“用中”,在开头就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这个“中”字,从字意上来讲,是“入内”的意思。

具体到“动态入定”来看,这个“中”字就是指慎独:在意识清醒的时候,时刻运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状态调整自己的心智系统

这是字的真正意思。

那么,庸”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庸”字,在这里是日常行为的意思,再具体一点,就是指人的日常生活、工作。

“中”“庸”字合起来,意思就是,用慎独的心法去生活与工作,这不就是“动态入定”吗?

如果,我们把《大学》看作是“动态入定”的教科书。那么,《中庸》就是像一本“动态入定”的辅导教材,对“动态入定”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讲解……

我们后续将开始与大家分享对《中庸》的解读。

我们后续将开始与大家分享对《中庸》的解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