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继续学习论语的:“为政篇”。
在上章解读了“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学习了品德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管理,都需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正直有品德的人,这样才可以更好让身边的人信服。
相信很多人都会做人生规划,或者给孩子规划未来。
那孔子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的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一句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时就立志爱上学习,可以说是,在十五岁时真正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比玩更有意思,决定至力于学习。
第二句说道:“三十而立,”
意思是说在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安家立业,也小有所成,能够自立。
根据记载,三十岁时已经有很多人向孔子问礼了,说明三十岁就有了自己的德行和做人的原则,有专长,也有目标,有立足之地。
第三句说道:“四十而不惑,”
意思是说,在四十岁时不会被外物所诱惑。
有些地方说,四十岁就已经什么都知道,这个完全不可能的哈。我相信孔子本人也不会如此傲慢,只要还活着,就能遇到新的事物,不可能就什么都懂了。
更准确的理解是,在三十岁时已经定了目标,到四十岁时就不容易被外在事物所迷惑,不受物质金钱牵绊,不被别人的言语所干扰,已经有了根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了自己追求的方向。这才真正叫不惑。
第四句说道:“五十而知天命,”
意思是说,五十岁时已立命,知道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从容的活在当下。安安稳稳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和内心较劲,不暴躁,不抱怨了。
第五句说道:“六十而耳顺,”
意思是说,到了六十岁,什么话都能听得进去。不管是好的坏的,都可以接受,不会觉得难受。而且还能听出各种道理来。
就像那句别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一笑说:“说得太形象了,我就是这样。”
这就是耳顺,这是一种境界,不会再和别人争论。
第六句说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说,在七十岁时已活得自然自在,每天活得很畅快,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不逾矩,就是尽管随心所欲,也不会有任何越出规矩的念头。
这就是孔子的人生阶段,但时代不同,我们没必要跟孔子的阶段一模一样,但一定要懂得给自己的人生规划,知道自己的目标,所要走的路。
可以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相当了不起了。
四十不惑,很多人还有个误解,说四十就已经很有智慧什么都懂,在十五立于学,也可以说他已经很有智慧,三十而立就更有智慧,后面又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很明显说明了在五十,六十后又有新的领悟,所以无法完全界定四十是不迷惑,需要前后相应理解结合。
要清楚,孔子也是正常人,不要相信一些超常的神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