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已开到荼靡,春事则了。倒还有零星的几簇野蔷薇散落着,意犹未尽。它在自己的天地里顽强着。
那天忽感眼睛不适,长期的机控以及目书,严重影响了心灵的窗户,此刻若有妹妹企图从我眼里找到她想要的讯息,只怕不能如愿。幸好如今科技发达上智慧健康网挂个眼科专家号并不难。20号,大银屏上已标出了我的名字,终于结束了我无聊的苦等,心里嫌弃这专家无数遍了,人家普通号都已看到64号。
走进诊室,果不出所料,此专家70上下,倒是和蔼慈祥,虽有些啰嗦拖沓。18号在整理已开处方,19号有大量问题待问这个很好说话的老先生。
记到几年前曾去看过一骨科医生,名扬全城,威名赫赫。他看病是快刀斩乱麻的形式,对询问者一律杀伐,"我一天要看100多号病人,没有精力对付你们。"病人乖乖闭嘴,他可不怕没人找他看病,有的是慕名而来的过江之鲫。幸好他认识我老妈,赶紧搬出名号,脸上嘴上终于和缓了些,逃过了被苛骂一劫。我想此类医生思想大概还未曾从旧社会大锅饭时期转变过来,一切都是国有的,要么实在是名头太响亮。
再回来说眼科老先生,好好先生一个,如今几乎已绝迹。19号的问题还在继续,一一仔细解释,让她理解然后回家可慢慢吃透。专业人士固然尽责,却不知会惹旁人劳顿吗。
没法评价两国医的差距。如此之果敢方直,是为行医原则,也是权利,毕竟病人专业词汇与病源痛者不懂,只需开方走人回家自疗。而技德双馨者应是圆融慢性之人,尽量服务于病人,轮到我照样也腆着脸问,解释直到我满意且感不好意思。
放眼如今医院,何处无人看病何处无人等医,不必苛责,方中融圆,圆里有方更为风尚。那一上午的等待也有了值得的认知:这是一缕微弱的黄昏夕照,温暖闲适。
夜深人静,看书写字是最好不过的自我求索。今夜的回味,是我三十年前笔耕的延续,只是如今更能突放异彩,那是经历了时空的伸展,阅尽人间烟火。刘荒田说:俗是人生的根基,没有使逸士免去饥饿的市场,何来风雅颂?
野蔷薇还在夜色里不知寂寞地馨香着,它能开很久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