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乍闻鸟语啁啾。望向窗外,却见开满鲜花暗香浮动的玉兰花树上,几只鸟儿叫得正欢。它们旁若无人地扑腾着翅膀,从这个树杈跳到另一个树杈,旋即又跳了回来,翅膀倏张倏合,开闭间,仿佛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古人诗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鸟语声声总是叫人听了觉得欢喜。有了这开春的第一声,春风、春雨、春雷,接踵而至,沉寂一冬的大地终于有了回音。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仪式,仅是一阵风、一场雨、几枝寒梅,春天就降临到了我们的身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到人间,到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挑一个无雨的周末,携女儿徜徉于艾溪湖湿地公园,春姑娘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你身边掠过。公园里,到处开满了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粉的、蓝的……各种各样的鲜花,鲜艳欲滴,楚楚动人,惹人怜爱;调皮的小朋友欢快的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牵着风筝迎风飘舞;“春江水暖鸭先知”,公园一角的人工湖上,不时传来野鸭子的嘎嘎嘎叫声;游人如织的湖心岛上,喜悦的人们忍不住拿起手机拍下春天的美景……也许人们面对春天的心情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阳春三月,正是春耕好时候。农民伯伯应该背起锄头来到田间,开始了又一年的劳作。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干的农活就是春耕放牛。杨柳依依,微风徐徐,闻着春日刚翻新的田野里散发出的泥土气息,惬意的散坐在田埂上看书,悠闲吃草的耕牛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自由散漫舒适之感油然而生,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此刻最为美好。
其实,江西的春天,总是悄无声息地来到花草树木间,料峭的寒意是它的前哨。初春时节,气温的变化感受起来就好像坐过山车,时高时低,于是我们身上的衣服穿了脱、脱了穿。此时,花还没有十分得红,柳还不曾十分得绿,然而春意已经很明显了。
当一切俗念都停歇下来的时候,春姑娘好似一个巧手裁缝,握一缕春风作剪子,为大地裁出一身万紫千红的漂亮衣裳。阳光晴好,春花俏媚,蜜蜂、蝴蝶、蚯蚓、蟾蜍,甚至许多家养的小动物们也都赶来观礼。农村里多的是猫猫狗狗,春天一来,它们也都恢复了活力,慵懒地伸个腰,然后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双目所及,莫不是生机与活力。怪不得文人常用春借指草木生长或者花的开放,如“春眼”形容柳叶初生之芽,“春丛”形容春日丛生的花木,个中原蕴含欣欣向荣的意思。
万物皆醒,人却困了。早春时节,嗜睡的大人都春眠不觉晓,更别说睡意朦胧的读书郎了,脑海里只有一句懒学诗:“春游不是读书天。”每天清晨被父母叫醒了抓去上学时的女儿,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满脸的不情愿。
但过不了多久,春意渐浓,寒意消融,阳光开始变得和煦而温暖,读书便成了一件趣事。在蚂蚁爬过山坡的时候,在小区杨梅树长出嫩芽的时候,在枇杷结满果实的时候,鸟儿也叫得更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