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大问题,本书主要从亲子之间通过彼此了解,打通沟通障碍这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其逻辑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找出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相同点,然后放大相同点,转化或者规避矛盾。和男女生谈恋爱是一个道理。
其目的依然是构建和谐家庭,达到良好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无话不谈的环境。只有做到了孩子和父母无话不谈,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喜悲,才能在帮助孩子时有的放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得学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要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孩子性格的矛盾点在哪里。
本书中没有这么复杂,它只列出了家长类型的行为方式,我们能轻易的对号入座,很容易判别自己是哪种类型的父母,该如何改进。
我读到这里时虽然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但为了更深了解,读了一系列心理学书籍。其中帮助最大的是《青少年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让我从原理上知道了我和孩子之间矛盾对立的原因,以及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非常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我所坚守的执着的积极进取的学习意志,对孩子竟然是一种摧残。
于是我开始调整这种观念,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虽然孩子在我的调整期间进入了他的下一个年龄阶段,生出了新的“挑战”,但我因为认知方面的转变,已经能基本平静的面对。这能有效避免刺激青春期孩子,对我和孩子都是一种轻松,内心也少了焦虑,有助于孩子稳定的学习。
这种改变让我明白了“不要把工作带回家中”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它不光说的行为,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心态,一种方法。工作中的强势执行力是积极的,但家庭是用来恢复力量的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是消耗能量的,需要在家里恢复补充。
孩子的性格有他的特征,一部分来自于基因,大部分来自于后天影响。对于来自于性格遗传的“缺点”,我们无法改变,得靠他自己的“悟”,这需要在成人之后才能开始完善。我们能影响的只能是后天部分。
于是我们需要观察思考,发现孩子的性格特征,找出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影响的衡量标准一般是父母的三观,很少能突破。所以父母越早发现自己的问题,越能帮到孩子。)
找出问题后还得通过一些列有效的方法落实到孩子身上,最好能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去教育。比如孩子喜欢安静,就多启发,让他自己多思考。比如孩子好动,就多让他动手,鼓励他自己去发现。比如孩子喜欢看某个动画片,就陪孩子一起看,多向孩子请教。我孩子喜欢英语,我们每周都陪他看英文电影。
这样做就能和孩子有了共同爱好,能够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让父母们“委曲求全”实在难受,但这是为人父母必须的代价。
除了心理学知识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孩子的反应来发现自己的问题。
作者让我们回想自己小时候,当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指责打骂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问问自己,喜欢和一个成天指责我们的父母在一起吗?
回到现在再来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喜欢和一个成天指责他的父母在一起吗?
还是那句话,大爱在于包容。要做到正确的爱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包容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成天指指点点的讨人嫌(孩子对于这种爱的方式还不能理解)。